初中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班级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
南京市第39中学
陈海宁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以班级为单位,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从小学进入初中,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与内容的变化,还要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所适从感造成他们对旧的生活方式的留恋,对新的生活方式的难以适应,由此产生紧张、无助等不良情绪。在初中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面对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感棘手的问题。初中的课程门类增加,内容有一定深度,难度也不断提升,作业量加大,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因此,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每个新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与行为的过程,这就是初中生入学适应。将初中生入学适应问题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有助于新生尽快熟悉初中生活,缩短适应期,减少因不能充分适应引起的心理问题,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于初中生入学适应的问题,通常一些学校在为全体新生举行开学典礼时
会进行有关的讲座,但这样的讲座显得简单而抽象, 不能满足新生的心理需要。针对初中生入学适应问题, 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认识、情绪、行为的调整,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环境、生活环境,学习新的学习方法,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班级心理辅导是以班主任为主导,以班集体为单位,以团体心理辅导及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为指导的心理辅导活动。学生个体既接受他人的支持,也帮助他人,分享彼此的经验,接受来自同伴的多元价值观与信息的冲击,在互动中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提高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
二、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可以采用讲座、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辅导活动前,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 8~10 人的活动小组。辅导活动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操场、草坪等地方进行。进行辅导活动的地方最好没有固定的桌椅,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感到活动环境舒适、安静,使人放松。辅导活动的形式与地点应与辅导的主题相符,重要的是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具有可操作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动”起来。
新生入学适应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可能通过一次辅导活动完成,应开展系列辅导活动,每次活动一个主题。本文设计了一系列辅导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
活动一: 我们的学校
活动目标:了解学生在新环境中的感受,增加学生对新学校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了解, 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心理相融。
活动程序: (一)室内讲座
1.教师介绍学校历史、现状, 学校的光荣传统、学校的名师、历届优秀毕
业生。
2.教师介绍学校的各种机构和服务设施。
3.教师介绍学校的文化建设、校纪校规和各种奖励措施。 4.教师介绍本班任课教师情况。 (二)室外参观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服务设施,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体育馆、礼堂、食堂等。
(三)讨论交流
1. 小组讨论交流: 我对学校的印象;假如我是校长,我们的学校发展是……
2.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3.选出最优的学校发展方案。 4.教师总结本次活动。 活动二: 认识新同学
活动目标: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促使全班学生在入学后尽快地互相认识与了解,增进学生对同班同学的情感,促使学生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活动程序:
(一)大风吹 (活动目的:认识和活跃气氛,消除陌生感。) 1.大家围坐成一圈,指导者站在圈子中央,学生根据口令换位置。如:指导者喊“大风吹!”,学生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穿裙子的”(可以吹戴眼镜的、穿红衣服的等各种特征),则所有穿裙子的同学站起来迅速换位置,其它人不动。
2.指导者趁机占一个位置,则没有位置的成员出来表演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