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哨隧道突泥涌水专项施工方案

云桂铁路(云南段)六标段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站前六标段

新哨隧道防突泥涌水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封 波 审核 姬传军 批准 樊秋林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云桂铁路云南段六标

项目经理部二分部 2012年03月

1

云桂铁路(云南段)六标段

中铁十八局集团云桂铁路(云南段)六标段 新哨隧道防突泥涌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新哨隧道全长11512米(DK607+430~DK618+942),位于南盘江至弥勒区间,设计为双线隧道,旅客列车最高行车时速200km/h,预留250km/h条件。在隧道左线线路右侧35米设置无轨运输单车道平行导坑二座,进口平导长度6200米,出口平导长度3200米。整个隧道在正洞与平导之间共设置横通道,间距为400~450米。隧道纵坡设计为人字坡,自进口开始,5470米处于15.5‰的上坡,1200米处于8.6‰的上坡,4842米处于3.4‰的下坡。隧道出口段处于R=10000米的右偏曲线上,其余均位于直线段。正洞内轨顶面以下210cm处为相应断面平行导坑坑底标高。新哨隧道线下结构按双块式整体道床施工。本隧道施工图按普通钻爆法掘进,无轨运输出碴,施工通风进出口第一个横通道贯通前按压入式通风,之后按巷道式通风。主要存在的不良地质有:岩溶、蚀变带、构造破碎带、高地应力高地温、红黏土、潜在不稳定斜坡。新哨隧道是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山区修建的高标准干线铁路,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它集中国山区铁路艰、险、难之大成。不仅岩溶极端发育,断层节理也较多,突水、突泥、塌方、岩爆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较高,工程施工风险极大。为有效防范和化解施工期间的高风险,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我们特制订了本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二、超前探测

1.勘察与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实施方案 1.1.工作内容

通过勘察、物探、钻探等多种手段收集隧道沿线地质信息。对收集到的隧道地质信息进行综合研究判读,了解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形成地质预测预报结论。

结合地质预报结论,提出下段隧道施工方案,及时反馈给施工队伍。

1.2.地质预报

分部落实专业地质工作技术人员、设备,保证满足隧道施工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要求。

所有专业地质工作人员在实施超前地质预报前,必须认真研究设计文件,详细掌握设计方已探明的地质资料,结合新哨隧道具体情况制订隧道

2

云桂铁路(云南段)六标段

施工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计划,合理组织使用各种地质预报方法,确保地质预报能够顺利地进行并尽可能达到目的。

地质工作组应制定全面的地质工作管理制度,保障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地质工作组应积极开展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宣传,结合各种地质预报设备,进行地质预报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

1.2.1.沿线地质调查和核查

开工前,项目分部地质工作组在新哨隧道沿线开展各种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核查)内容见表1-1。

表1-1 地质调查(核查)主要内容 序对象 主要内容 号 地层地包括岩层产状、层厚、层序,各层位的岩性及岩层组合和1 质 特殊岩层等的调查 构造地主要包括断层及其破碎带,背斜、向斜褶皱,不同岩层及2 质 断层与岩层接触面等的调查 岩溶地包括溶洞、暗河、管道流、淤泥带等的调查 3 质 水文地包括河流、溪、沟、谷、洼地、水库、池塘,民用井和泉4 质 水等的调查 完成野外调查后,将调查结果通过投射法反映在图纸上,以此评估和预测区域内不良地质的初步情况,判定隧道沿线的岩层产状、岩性、断裂构造带、褶皱构造带、岩溶、暗河、地下水等发育状况及相互关系,并将可能影响隧道施工的地质信息及时反馈给主管部门。

1.2.2.掌子面综合地质编录

掌子面编录预测法分为岩层岩性及层位预测法、条带状不良地质体影响隧道长度预测法以及不规则地质体影响隧道长度预测法三种。

对掌子面已揭露出的岩层进行地质编录(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结构构造特征和特殊标志),给予准确定名,测量岩层产状和厚度。

测量该岩层距离已揭露的标志性岩层或界面的距离,并计算其垂直层面的厚度。

将该岩层与地表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相比,确定其在地表地层(岩层)层序中的位置和层位。

依据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的岩层层序,结合探测成果,反复比较分析,最终推断出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即将出现的岩层在隧道中的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