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技术习题1

答:果蔬组织中果胶物质常以原果胶、水溶性果胶、果胶酸三种形式存在。

果酱类制品中果胶形成凝胶有两种形态:高甲氧基果胶形成果胶-糖-酸型凝胶、低甲氧基果胶的羧基与钙镁离子形成离子结合型凝胶。 (1)高甲氧基果胶形成凝胶:

原理:高度分散的水合的果胶束因为加热脱水以及电中和形成果胶-糖-酸型凝胶。果胶束在溶液中一般带负电荷,当pH值下降至3.5以下,脱水剂50%以上或加热脱水时果胶形成凝胶。

形成条件:果胶含量,果胶凝胶性强弱取决于果胶含量、分子量以及果胶分子甲氧基含量。果胶含量一般要在1%以上;pH值,凝胶的最适pH值范围为2-3.5糖浓度,含糖量达到50%以上才具有脱水效果,浓度越大脱水效果越强;温度,原辅料配比适当,温度越低凝胶速度越快。 (2)低甲氧基果胶(50%以上的羧基未被甲酯化)形成凝胶:

原理:低甲氧基果胶对金属离子很敏感,易形成离子结合型凝胶。

形成条件:钙镁离子浓度,也是影响低甲氧基果胶形成凝胶的主要条件,一般每克果胶最低用量为4-10毫克;pH值,pH2.5-6.5之间均能形成凝胶;温度,温度对凝胶的形成影响很大,0-30℃,温度越低凝胶强度越大;低甲氧基果胶形成凝胶与含糖量无关。 食品冻结与冻藏过程中的变化及控制措施 1、体积膨胀内压升高

水冻结成冰体积增大9%,导致食品内压升高,食品龟裂出现; 2、液汁流失

冻结食品经过解冻后,大分子化合物的脱水,组织结构的破坏,造成产品液汁流失,重量减少,营养成分流失。 3、干耗

冻结食品冻藏过程中因温度变化造成水蒸气压差,出现冰结晶的升华作用而引起表面出现干燥,质量减少的现象。食品在冷却、冻结、冻藏中都会产生干耗,但因冻藏时间最长,干耗问题更为突出。干耗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适度提高冷库空气的相对湿度,同时对产品进行包装。 4、蛋白质的冷冻变性

蛋白质的冷冻变性指的是,鱼肉直接进行冻结贮藏时,鱼肉的肌原纤维蛋白质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凝胶形成能力。蛋白质的冷冻变性程度受原料鱼种类、鲜度、冻结速度、冻藏温度、冻结方法、 处理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速冻优于缓冻,快速降温可有效防止鱼肉蛋白质的冷冻变性,另外还可以加入冻结变性抑制剂,比如复合磷酸盐、蔗糖、EDTA等抑制蛋白质的冷冻变性。 5、变色

脂肪的氧化变色,多脂鱼类 蔬菜的变色,绿色变为褐色

虾类的黑变,酶促褐变(酪氨酸酶) 鳕鱼的褐变,羰氨反应

肉类的褐变,肌红蛋白→ 氧合肌红蛋白→ 氧化肌红蛋白

解决措施:对于水果、蔬菜类食品,可采用漂烫的方法将发生褐变的过氧化物酶灭活,添加抗氧化剂消除氧气,密封包装等,对于多脂鱼类也可常用隔氧、加入抗氧化剂来防止脂肪的褐变。 6、重结晶

食品冻结后,由于产生冰晶体的大小不一致,在产品内部不同区域产生蒸汽压差。在蒸汽压差的推动下,在冻藏期间细小的冰晶会逐渐合并,成长为大的冰结晶。当温度发生波动时,融化冰晶透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间隙的冰晶体上,在降温时再次结晶,使冰晶颗粒增大。大的冰晶体对食品品质威危害较大,比如可以刺破组织细胞,使蛋白质变性,解冻后汁液流失增加,食品风味和营养品质下降等等。应对措施为低温冻藏,速冻、维持库温度恒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