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

随着油田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升电力管理总公司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同时,电力生产管由于涉及日常管理、生产调度和输变配等工作,是供电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电力管理总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已经开发并部署了多套应用系统,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目前电力管理总公司的现状,建立统一的电力生产指挥管理平台,将电力生产管理的诸多环节完整的在一个平台上实现源头采集信息共享、业务层资源整合、深层次挖掘应用,借此改善现有应用系统的不足。

本文对电力公司内部的生产指挥现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及分析,针对电力公司的具体需求,进行了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系统主要采用JAVA技术, 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系统使用B/S应用模式,在油田企业网上运行,根据需要,电力生产指挥信息管理系统应当适应电力管理总公司的组织机构模式,实现“统一架构,三级应用”,使得生产指挥平台能够在管理局、总公司和各三级单位之间相对独立的使用,让每个不同层次的应用登记能够完成相对应的数据采集、整理、统计、分析,并且总公司级别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三级单位的数据自动过滤、加工、汇总,同时也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管理机制,监督系统数据质量。这样便于提高本系统在三级单位的应用程度,进而提高系统的信息覆盖面,使生产管理在两个重要组织层次中贯彻实施。

通过系统测试后,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改进,目前该系统使信息应用深入到生产业务主流,提升公司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公司整体发展。

关键词:电力,生产指挥,系统,设计

第一章 绪 论

1.1 项目来源及背景

电力管理总公司作为油田重要的生产保障单位,自成立以来为胜利油田原油生产以及黄河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公司已建成遍布各个油区的电力网络,主要以220kV为构架、110kV为主网,覆盖了东营、滨州、淄博3个市的12个县区。总共管理着输配电线路542条,总长约为5000千米,共有变电站175座,主变压器300台。随着油田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升电力管理总公司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同时,电力生产管由于涉及日常管理、生产调度和输变配等工作,是供电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因此,一套高效、合理的生产指挥系统是油田生产、生活安全可靠用电的重要保障,也为油田电网的管理水平,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电力管理总公司目前涉及生产指挥系统共有7个机关职能科室(含直属部门)和9个供电分公司、客户中心、修试中心以及5个生产辅助施工单位:电力维修公司、综合维修公司、广域公司、护厂大队、瑞祥电气,业务可以覆盖到线路队班组和变电站班组。

事故管理上报基层值班员发现事故、上报处理、统计电调中心记录事故送电三级单位事故通知处理事故分析修试中心事故通知处理事故分析技术科统计(每月运行分析会)生产办统计、汇总 图1-1 电力管理总公司组织结构

目前电力管理总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已经开发并部署了多套应用

系统,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2,3,4]。

1、电网基础资料没有统一管理

针对电网基础资料管理有过一套《电网基础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并没有全面推行普及使用,导致没有形成完整的基础资料数据,对电力生产管理没有带来应有的经济价值。目前大部分生产管理部门查找最新的资料方式仍需要通过打电话到基层队了解。

2、各应用系统存在信息孤岛

虽然电力管理总公司新建、改造了一些信息系统,但是各应用系统之间很少有横向的信息共享,大部分应用系统只是为了满足所属管理层面的需要而开发,跨部门的工作协调无法互通,基本上还是通过电话、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现有的系统没有发挥其应尽的功能。

3、缺乏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提高、完善现有的工作模式而推广使用的,在很多环节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抵触,这种抵触情绪加上缺乏必要的管理及疏导,使信息系统的推广阻力增大,应用困难,最终有些系统由于数据不及时更新导致逐渐被搁置。

4、网络环境基础建设有待完善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必然依赖健全的基础环境。目前电力管理总公司网络基本已全面覆盖到四级队部,但是由于总公司所管辖的地域广阔,部分偏远变电站仍未接入油田局域网。而且基层单位的计算机配置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

5、管理模式需要逐步统一规范

现在电力管理总公司下辖九个专业供电分公司,外围的五个分公司与其他四个分公司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同时,机关各业务科室在协同办公自动化的流程也需要建立一致的规范。信息化建设需要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中归纳如何达到信息共享、统一流程的问题。

6、部分信息没有实现信息化,没有形成完整的应用平台

很多数据还没有实现信息化,还在以文本格式存在各个部门中,整个生产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