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标准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2.课程编码:

3.授课对象:小学教育专业大专三年级学生 4.总学时:30学时 5. 学 分:4学分

6.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7.建设团队:初等教育系教心教研室 8.编写人:刘珊

9.编写日期:2012年9月 二、课程理念 1.课程定位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必修课。教育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及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研究能力的需要。该课程在介绍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价值、特性、研究对象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从纵向上系统介绍选题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各阶段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从横向上,介绍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的原理、方法、操作技术。 2.教学理念

根据“作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开展教育科研”的师范生人才培养要求,本课程着重强化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参加教育科研实践,并在教育科研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内容,结合工作,进行教育科研的选题、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实际操作,提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的能力。

3.课程设计思路

-可编辑修改-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是一门方法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课程设计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基本教育研究方法的操作为重点,以学生为中心,科学安排教与学活动,灵活使用探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应用等教学手段,采用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方法,保证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技能考核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和兴趣。

(1)基于提高师范类人才科研能力的需要,设计课程培养目标 (2)基于学生今后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遴选课程内容 (3)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

(4)基于平时形成性考核和基本科研能力训练为主的标准,设计课程评价方式 (5)基于本课程教学及学习的需要,建设课程资源 三、课程目标 1. 总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工作、教育改革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科研意识;理解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与人本主义研究范式的优势与局限,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动态;掌握教育研究过程各阶段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定性研究、行动研究等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方式、方法的理论和操作技术,初步形成教育研究能力;掌握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 2. 具体目标

(1)能力目标

在教育科研实践中,能够运用所学的内容,结合工作,进行教育科研的选题、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实际操作,提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

①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价值、特性、研究对象等基本知识。 ②掌握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 (3)素质目标

-可编辑修改-

要求学生认识学习教育科研方法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作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开展教育科研”的意识,逐步树立科研治校的思想,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四、内容标准 1.选择方案

(1)基于课程特点,设计课程模块

按照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将所有课程内容分为小学教育研究概述、小学教育研究过程、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研成果表述四个大部分;以教育研究方法为主线,讲述各具体研究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基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设计教学流程

在设计教学流程时采用理论讲述→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评价的步骤。 (3)基于学生认知特点,设计实践项目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设计简单地课程实践项目,如文献检索、设计问卷、设计访谈提纲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初步形成教育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基于教育研究工作情境设计课程学习情境

从大量的教育研究案例中遴选各模块的教学任务,对每一教学任务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将教育科研工作任务转换为学生的学习任务,将教育研究实例情境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案例的分析、评价中提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的能力。

(5)基于形成性考核和基本科研能力训练为主的标准设计课程评价标准 考试成绩由平时30%+期末考核70%组成,客观而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习要求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认真完成作业,逐步掌握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操作技能和形成教育科研的能力,并认识学习教育科研方法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作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开展教育科研”的意识。单元教学内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见表1

表1 单元教学内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一览表

项目 单元教学内 容 学教学 时 方式 知识目标 -可编辑修改-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