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 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3. 阶级( )

A.既是一个思想范畴又是一个哲学范畴 B.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思想范畴 C.既是一个政治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D.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4. 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

A.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5.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科学技术 B.生产资料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 )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自然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政治制度 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平衡 C.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反作用 8.自然地理环境( )

A.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的性质 D.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9.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 ) A.活跃的、革命的因素 B.相对稳定的因素

C.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 D.始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10.“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

A.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 )

A.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12.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人的需要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14. 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 ( )

A.道德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15.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相决定 D.经济基础反作用于上层建筑 16.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

A.劳动发展史 B.阶级斗争史 C.思想发展史 D.国家发展史

17.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为统治阶级( ) A.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 B.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 C.掌握了宣传机器 D.控制了大多数知识分子 18. 杰出人物的产生( )  A.纯粹是必然的  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19. 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 A.客观的物质世界  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20.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决定性条件是指(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 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 21.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 国家政权 B. 军队 C.政治与法律制度 D.思想意识形态 22.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3. 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 )

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 B.被压迫阶级的思想 C.统治阶级的思想 D.劳动群众的思想

24.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的发展规律 25.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在于( )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社会改革 C.阶级斗争 D.社会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

1、唯心史观的错误在于( )

A.认为社会历史是精神发展史 B.否认社会历史发展有客观规律

C.认为英雄人物创造社会历史 D.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思想动机 2.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物史观认为(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完全同步 D.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生产力是人们( )

A.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实际能力 B.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

C.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 D.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 4.科学技术( )

A.本身就是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B.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 C.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D.是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5. 正确地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 )

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 D.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道路

6.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7.发展我国生产力的途径有( )

A.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 B.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C.推动科技发展 D.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 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指( )

A.生产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发展变 B..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产生只有影响作用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D.生产关系任何变革都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E.生产力的任何发展都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9.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 )

A.上层建筑不能先于经济基础而建立 B.上层建筑的变化引起经济基础的变化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 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为它服务 E.经济基础必须在上层建筑的保护下才能产生

10.唯心主义长期存在并占统治地位的根源有( )

A.阶级根源 B.社会根源 C.认识论根源 D.文化根源 11.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 )

A. 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 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C. 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D. 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 12.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3.群众路线是指( )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