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管理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第三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课时安排: 3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授课 主题辩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掌握管理道德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影响管理者道德的因素以及提升管理者道德的途径;在明确社会责任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四种道德观

2. 影响管理者道德的因素; 3. 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4. 社会责任的含义及两种社会责任观; 难点:

1.结合实际理解影响管理者道德的因素及其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2. 论述你对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看法。

复习思考题: 1. 四种道德观

2. 影响管理者道德的因素; 3. 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4. 社会责任的含义及两种社会责任观; 5. 论述你对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看法。

基本教学内容: 一、管理道德 二、社会责任

第三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管理道德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组织管理者的道德;二是管理组织的道德。管理者的道德是管理组织道德的核心和基础。组织的社会责任是组织道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社会对组织应该承担它的社会责任的强烈意愿的形势下,组织的社会责任独立于管理者道德,而成为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第一节 管理道德

一. 道德的定义

道德: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善恶、良心、公正、诚信和勤奋等) 二. 四种道德观

在商业道德方面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道德的功利观: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一个管理者认为,解雇20%的组织员工是正当的,因为这将提高余下的80%的员工的待遇和工作保障,同时有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道德功利观

(二)道德的权利观: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一个管理者认为,组织员工告发他们的雇主违法行为时,应当对他们的言论自由加以保护。

(三)公平理论道德观:要求管理者公平地实施规则。

(四)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要求决策人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是什么)和规范(应该是什么)两方面的因素。

练习:下列观点属于哪种类型的道德观?

1、美国纽约地铁工人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而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造成了整个纽约市整个交通系统的瘫痪,也给各行各业的生产带来的损失。

一方:工人应该为了自己的权利而进行罢工。

另一方:工人罢工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巨大损失,因此工人不应当进行罢工。 他们分别输入哪种类型的道德观?

2、一个管理者决定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因为他认为最低工资不足以维持该员工的基本生活。

3、一个管理者在作决策时,既考虑决策是否适合社会公众和组织墨守的契约,又会考虑决策在实践中的具体影响和效果。

案例:一个登山队在攀登中国的喜马拉雅山。登到一半的时候,他们发现前一个登山队遗留下一名奄奄一息的队员,这时这个登山队要做一个决策:是把这个人抬下去,破坏他们 登山队的计划,还是把这个人丢在这儿,继续他们的行程?当然,他们可以不管这个人。但 他们也完全可以说:暂且牺牲我们团队的目标来拯救这个队员,把他抬到山下后,我们从头再来。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面临的道德困境问题。不同的管理者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决策。 三.影响管理者道德的因素

(一)管理者道德发展阶段。

西方道德心理学家经过实验发现,人们的道德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发展阶段: 层次 前惯例层次 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决策的依据是本人利益,这种利益是由不同行为方式带来的奖赏和惩罚决定的. 惯例层次 受他人期望的影响.包括对法律的遵守,对重要人物期望的反应,以及对他人期望的一般感觉. 原则层次 5.尊重他人的权利,置多数人的意见于不顾、6.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 3.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的事. 4.通过履行你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