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教育系《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注:1、共120分钟,总分100分。

2、此试卷适用专业:教育系心理学专业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签名 一 得分 阅卷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从变量水平的角度看,找出下列变量中与其它不同类的变量( )。

A.10cm B. 100C C.10kg D. 10ml

2、由若干条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

装订线A、直条图 B、次数多边图 C、次数直方图 D、线形图

3.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10,则所得平均数比原平均数( )。

A.多10 B.多,但不知多多少 C.相等 D.多10×数据个数

4.某校在校学生人数2003年为880人,2005年为1760人,其年平均增长率为( )

A.141.4% C.126%

B.41.4% D.26%

5. 甲、乙两班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问哪班成绩的离散程度大 ( ) x甲?80,x乙?78,s甲?6.3,s乙?5.8,A、甲班 B、乙班 C、一样 D、无法比较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第1页 共6页

6.在正偏态分布中,平均数(M)、中数(Md)、众数(M0)的关系是( )。

A、M>Md>M0 B、M

A、Φ相关 B、等级相关 C、积差相关 D、二列相关

8.在正态分布中,如果平均数增大,正态分布曲线会( )

A.左移

B.右移 D.变平缓

C.变陡峭

9.两总体方差未知,且两样本(小样本)独立,应该采用( )

A、Z检验 B、t检验 C、F检验 D、X2检验 10.方差分析适用于( )

A.两个独立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比较

B.两个小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比较

D.方差的齐性检验

C.三个或三个以上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比较 得分 阅卷教师 二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比率变量具有相对参照点又有相等单位。( ) 2.中位数不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

3.对于数据较多的资料,其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值不会相差太大。( ) 4.可用差异系数比较某一学生各学科成绩离散程度的大小。( ) 5.1.76的精确下限是1.81。( )

6.一组原始数据转化为标准分后,其平均分为1。( ) 7.相关系数为负数,不一定是负相关。( ) 8.样本标准差Sn是总体标准差的无偏估计。( )

9. 在假设检验中,?取值越大,拒绝原假设的机会就越大。( ) 10.方差分析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变异的可加性。( )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第2页 共6页

三 得分 阅卷教师 三、90名学生的阅读能力测验成绩如下表:(共20分)

58 79 66 76 75 83 56 70 71 73 85 80 73 72 75 56 78 59 61 74 68 55 76 74 41 61 91 45 71 82 68 69 63 50 61 84 60 65 71 77 62 78 84 85 92 97 70 88 47 66 78 38 67 63 70 66 73 77 72 61 73 68 72 74 76 77 87 61 47 52 69 66 52 76 79 68 66 62 64 69 63 65 68 68 66 67 71 72 69 78 1、绘制次数分布表(以5为组距,最低一组为35—39)(10分) 2、绘制学生阅读能力测验分数的次数直方图。(5分)

(x?L)fFb?[]i3、求87分的百分等级分数(PR?(5分) ?100)N

装订线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第3页 共6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