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拓展阅读(3-6单元)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拓展阅读

班级 姓名

(一)长江——祖国第一大江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大江、大河。它们像祖国妈妈身上的血管(guǎn),给祖国带来了生命的力量。

小朋友,你知道吗?在祖国的千万条江河中,哪一条最长呀?祖国最长的江河就是长江。它从祖国西北的青海省唐古拉山开始,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一直流入东海。长江一共有6300多公里长。万里长江是祖国的第一大江,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江。

1.祖国最长的江河是 ,共有 公里长,从 开始一直流入 。

2.祖国的大江、大河,像 。

3. 写出几条著名的大江、大河:

(二)万里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之一。

长城很长,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300公里。长城很宽,城墙高8到10米,宽5到8米,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长城很牢固,长城全部用坚固城砖筑成。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起来的,当时主要用来军事防守。

1.这篇短文共( )个自然段,其中( )段主要写了长城的特点有( )、( )、( )。

2.长城是( )建造的,它的作用是( )。

(三)

绍兴的是江南有名的水城,许多河道上有各种不同的桥。有的桥长长的,像是一条飘带,有的桥又高又大,样子像长虹,还有的桥,早在河道与河道的交叉口,像个大大的“十”字,令人赞叹。

绍兴的桥多的数不请,难怪外国人称绍兴为“东方水城”。

1.给短文取个题目写在“ ”上。

2.短文介绍了绍兴的桥两个特点是( )、( )。 3、在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闻名——( ) 称赞——( ) 很多——( ) 4.照样子写词语:

又高又大 ( )( )( )

5.照短文中的样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例:有的桥长长的,像是一条飘带,有的桥又高又大,样子像长虹,还有的桥,早在河道与河道的交叉口,像个大大的“十”字,令人赞叹。

(四)信天翁

在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上,住着成百上千种海鸟。

数量最多的是白鸟。这种白色的鸟最爱吃鱼,它们成群地在海面上寻找鱼群,傍晚才飞回海岛。

最大的海鸟叫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两张课桌那么长。它常常张开翅膀在海上飞,能飞好几百里才停下来。

1. 这篇短文有 小节。第三小节有 句话。

2. 这段话主要讲西沙群岛上有 海鸟。其中最多的是 ,最大的是 。

3. “成百上千”的意思是 。 4. 用“——”划出文中具体写信天翁很大的句子。

(五)我爱您,祖国!

白云姐姐对她的弟弟、妹妹们说:“我们去旅游吧!”“好!好!”云弟弟和云妹妹拍手叫道。

它们飘啊飘,飘过了碧波荡漾的西湖,飘过了波涛汹涌的长江;它们飘啊飘,飘过了奇峰怪石的黄山,飘过了高大挺拔的泰山;它们飘啊飘,飘啊飘,飘过了 , 飘过了 。

啊!它们看到了万里长城! 云弟弟说:“万里长城真雄伟!” 云妹妹说:“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 云姐姐说:“祖国的风光让我们大开眼界。我爱您,祖国!”

1.给熟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词语。

白( )( ) 少( )( ) 2.短文共有 ______节,用“_________”划出白云姐姐说的话。

3.白云们看到了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和万里长城它们说万里长城很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它们飘啊飘,飘啊飘”白云们还看到了许多景象,请你想象一下它们还看到了什么,用“怎么样的什么”在第二自然段中的横线上写下来。

5.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例: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

____________________像 。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拓展阅读

班级 姓名

(一)水滴石穿

泉水一点一点地滴在一块大石头上,石头对泉水说:“你这软弱的东西,别来碰我!”泉水说:“你说我软弱吗?我还想在你身上打出一个洞来呢!”石头笑着说:“你真有这么大本领?那么来打吧!”泉水说:“好!你看着吧!”泉水一点一点地滴,滴了一年又一年,过了几百年,真的把石头打出一个洞来。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空。

(1)写出反义词。 坚强——( ) 假——( ) (2)写出近义词。 本事——( ) 2.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你真有这么大本领? 3.文章写了_____________把___ __, 。

(谁) (谁) (怎么样了)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1)泉水要和石头比本领。 ( ) (2)石头说大话。 ( )

(3)只要功夫深,就能水滴石穿。 ( )

(二)“聪明人”

一个自以为是的“聪明人”,骑着毛驴(lǘ))赶路,肩上背着个包袱(fū)。别人问:“你为什么不把包袱放在驴背上呢?”骑驴人看了看问话人,说:“我哪能那么傻,毛驴驮(tuó)着我,已经够累了,再把包袱放在它身上,不把毛驴给压坏了吗?”

1.用“ ”画出骑毛驴的人说的话。用“ ”画出别人说的话。 3.选择正确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自以为是”的意思是( )

A认为自己的做法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B别人认为他的做法很对。 (2)“再把包袱放在它身上”中的“它”是指( ) A骑驴人 B别人 C、驴 4.这个骑驴人到底是聪明,还是傻?为什么?

(三)两个好朋友

两个好朋友在森林里玩耍。突然,有一只熊向他们走来。一个连忙逃跑,爬到树上躲了起来。另一个来不及逃,只好躺在地上装死。熊走到他身边,用鼻子嗅他的脸。这时,他屏住呼吸。熊以为他是个死人,就走开了。 等熊走了,那个朋友从树上下来,笑眯眯地说:“喂,熊跟你咬耳朵说了些什么呀?”“它告诉我,在危急的时候,那些丢下伙伴逃跑的,都不是好朋友。” 1、照样子写词语。 笑眯眯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赶忙( ) 紧急( ) 朋友( ) 3、根据短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好朋友在森林里玩耍。突然有一只熊向他们走来。一个 , 另一个 。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你用“ ”在文章中画出来。

(四)

蜗牛在墙脚边爬。蚯蚓看见了,问:“蜗牛哥,你到(那里 哪里)去啊?”蜗牛说:“我要到墙顶上去。看看远处有些(什么 怎么)。”蚯蚓忽然笑了起来:“哼!你要想到墙顶上去吗?不要幻想了吧!你应该明白自己爬得多慢。呀!”蜗牛不理它,慢慢地爬上了墙壁。

蚯蚓觉得蜗牛太傻了,笑了笑,就钻到泥里去睡觉了。

蚯蚓一觉醒来,钻出泥来看看,再也看不见蜗牛了,原来蜗牛早已爬到墙顶上去了。

1.划掉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蜗牛先是在____ ___爬,再爬上了_____ __,最后爬到__ _____。 3.蚯蚓一觉醒来看不见蜗牛是因为_______ _____,从这个小故事中我懂得了 。

4.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五)

风筝飞上了天空,低头一看,房屋和树林全在自己的脚底下,觉得很了不起,便对线说:“哈哈,世界上只有我最高了。”

忽然来了一架飞机,风筝对线说:“都怪你牵住我的脖子不放,要不,我肯定比飞机飞得更高。”

“要不是我牵住你,你只能躺在地上。”线对风筝说。风筝不以为然。

一阵风吹来,风筝拼命地往上蹿cuan。正当蹿得起劲时,线断了,风筝想乘机追上飞机,可是身不由己飘飘悠悠地跌落在地上。风筝这才明白 。

1.这篇短文有 个自然段。

2.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风筝(zheng zhen zeng) 觉得(jiao jue ) 3.下面两句话,哪一句放在文章结尾最合适( )。

A不听别人的劝告是不对的。 B自高自大,把自己估计得太高,必然要失败。 4.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拓展阅读

班级 姓名

(一)集体的力量真大

我是小河里的一滴水。一天( )我从小河里跑了出来( )搁(gē)浅的木船见了我,高兴地喊:“有水了,我能航行啦!”可我的力量太小了,怎能托起一条木船?

我跑回小河,唤来伙伴。我们流到木船下,协力托起了木船。 啊( )集体的力量真大( )

1. 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忧伤( ) 小( ) 3. 在文中( )内加上标点符号。 4. 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问句。

5.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 小水滴自己可以托起搁浅的木船。( )

⑵ 小水滴只有回到小河里唤来它的伙伴,才能有力量托起搁浅的木船。( )

(二)彩虹和石桥

雨后,蓝天上出现了一道漂亮的彩虹。

雨后的石桥不声不响,任人踩着它自由地来来去去。 彩虹看了看石桥笑道:“你也能叫桥?瞧我多美呀!”石桥没吭声。

不知怎么回事,彩虹发现自己渐渐地消失了。而那石桥,却依然坚实地站立着。 1.文章共有( )个自然段。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发觉—( ) 美丽—( ) 仍然—( ) 一声不响—( ) 3.用“ ”画出彩虹说的话。

4.短文写了 和 ,你喜欢 ,因为 。

(三)小松鼠住院

小松鼠生病住院了,动物们都来看望他。小猴带桃子,小蜜蜂带蜂蜜,小白兔送白菜,小牛送牛奶。百灵鸟唱起了歌:“祝你快快好起来!”黄鹂也亮开嗓子唱起歌:“祝愿你早点回到我们中间来。”小松鼠看着满屋子的伙伴,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1.这段话共有( )句话。这段话主要写 2.小松鼠生病住院了, 、 、 、 、 和 来看望他。

3.想象一下,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带着什么东西去看望小松鼠,仿照下面这句话再写一句。 例:小猴带桃子,小蜜蜂带蜂蜜,小白兔送白菜,小牛送牛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