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用版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用版

小学数学是文化科学中最基础的一门,是学习科学最重要的学科,是一门比较枯燥、抽象的学科,使一些学生一听到数学就畏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最重要的内驱力,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效果,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本文谈谈笔者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每天都得轻松、愉快,我们的小学生也不例外,在这样的情境下学习数学,学生掌握得特别快,特别牢。在教学中,为了给孩子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我经常设计一些愉快的数学游戏、生动的数学故事、有趣的数学实验、欢乐的数学比赛。如教学完长方体体积后,我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游戏:老师手上有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是留给最善于动脑筋的人,请问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问题一提出,有的同学说:“根据课堂所学的,把这个苹果切成一小块小块的小正方体,看看有几个体积单位。”但马上有同学反驳说:“那不行,这样这个苹果不就成了苹果布丁了,还么吃呀,再说也没办法都切成正方体呀!”这时,作为老师可以提示道:“能不能把它转化为其它规则的形状呢?”学生讨论后,有一个同学说:“把这个苹果放进一个盛有水的长方体水缸里,看水上升了多少,计算上升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了,这样就把苹果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了。”学生们为了得到这个苹果可谓积极思考,敢于探索,效果比预期的还好。

二、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

很多人都认为三尺讲台是神圣的,期待走上讲台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创设让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们在台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炫”一下自我。如:在教学简便运算时,我经常启发学生要善于动脑,要有创新,教学25×24时,很多学生会把24分解成4×6,想出25×4×6的解法,我发现台下的学生在交口接耳,这时我不急于制止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简便方法,到台上来试看看,很快就有学生想出了25×8×3,还有的想到了乘法结合律25×(20+4),对于这些正确的做法,作为教师我一一给予肯定,看到黑板上学生们的创新解法,不仅是我感到兴奋,上台的学

生更是感到无比自豪,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快感,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学习起来自然更加的积极。

三、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

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约为15至20分钟。若让小学生干巴巴地坐着听课。学生可能会注意力分散,开小差,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适合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动手操作机会,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如:教学长方的面积时,我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书桌、课本是什么形状的,如果是长方形的就用自己手中的直尺,测量一下书桌和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再计算一下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把书本想象成砖,动手将书桌铺满教科书需要几本?铺完后再计算一下,书桌的面积是课本的几倍?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为以后的应用题做了铺垫(如给地板铺砖,计算需要多少个砖)。学习动起手来可谓不亦乐乎!兴趣十足,谁还有时间开小差,做小动作呢?

四、理论联系生活

理论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该付诸于生活,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深入挖掘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因素,尽可能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印象更加深刻。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我先出示一个空粉笔盒,让学生测量它的长、宽、高,在粉笔盒的边上做上记号,然后再把粉笔盒展开,列出计算各个面的式了。就这样,我把抽象的几何图形物化为日常实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现在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体会学习数学的必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学生不断探索学习的源泉,如果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就迫切想解开其中的奥秘。这时,教师就能把握这个有利的时机揭示学习目标。如:我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用纸各做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然后我任意拿一个同学做的圆锥和圆柱。让圆锥盛满沙子,然后往圆柱内倒沙子,我说:“倒3次可把圆柱倒满”。有的学生不信,我就当场表演,当我表演完时,

他们都愣了。这时,我说拿任一个同学的圆锥和圆柱来表演,结果都一样。还有一些同学表示怀疑,我就让那些同学上讲台表演,结果都一样。大家都感很到惊奇,一双双眼睛里充满了求知欲。我把握住这个有利的时机揭示学习目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时,有个学生问:“用不同学生制作的圆锥和圆柱表演,也会出现这种结果吗?”我笑着让他们分析,有的同学说会,有的说不会,有的说都有可能,我都让他们说出理由,很快就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能促使学生身心潜能和整体素质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