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届高三考前信息卷(三十九)文综历史试卷

全国2018届高三考前信息卷(三十九)

文综历史试卷

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商鞍《君臣》中记载:“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这表明当时

A.分封制瓦解、君主专制建立B.“以法治国”成立为治国标准 C.法家是最受人民推崇的学派D.“以法治国”成为百家共识

25.《逸周书》(原名《周书》,是一部记载西周浩誓辞命的记言性史书,作者不详,此书经后代学者考定为先秦古籍。)卷五《作摊解》称:“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据此推定

A.西周出现了郡与县是可信的历史 B.西周时贵族政治解体了 C.郡县制在西周已经出现 D.西周时县与郡的长官由周王任命

26.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分科取士有过中肯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这一评价中肯在 A.肯定了选官制度对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B.看到了两种选官制度在选才方式上的不同 C.肯定了科举制对政治的有利影响 D.肯定了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27.明清时期的中外贸易,中国长期顺差,海外白银大量流人中国(见下表),出现这一现象的

- 1 -

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经济发达领先于世界各地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达 C.新航路开辟对中西方贸易影响D.海禁对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政策差异

28.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其讲学强调“逆乎常纬,独辟新路”,“以孔佛理学为体,以西学为用;讲列强压迫、世界大势、汉唐政治;每讲一学,论一事,必上下古今,以究其沿革得失,并引欧美作比较证明。”这一变化

A.顺应了向西方学习的时代需求B.体现了清政府教育政策的变化 C.受维新变法的直接影响 D.是甲午战后救亡图存的结果

29.1936年3月,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订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在五年内投资2.7亿元,建立一批国营重工业、工矿企业。其旨在 A.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工业体系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实行国家干预减轻经济危机影响D.调整经济结构应对严重的民族危机

30. 1972-1973年中美以“公报和公告”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 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

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这反映了当时

A.中美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B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中美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31.如图8,1978年一2002年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A.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成就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C.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D.公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用降低

32.公元2世纪罗马法学者盖尤斯的《法学阶梯》确立了罗马私法的三大中心:人、物和诉讼。 围绕“人”这一中心,论述了“关于人;生来自由人和解放自由人;解放自由人:罗马市民,

- 2 -

拉丁人,归降者”等基本问题。这一论述

A.体现了公民法的法律主体 B.反映了罗马统治者缓和社会矛盾的努力 C.突出了人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D.体现了自然法的精神 33.图9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由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做技术 总监,其古罗马柱式构图、半圆形拱券、以弯隆为中心的建筑 形体蕴含着和谐与理性,并富有人体之美。这种风格

A.表达了理性主义精神 B.符合了人文主义观念 C.体现了基督教的宗教信仰 D.在宗教改革中被人民抛弃

34.1932年7月,英联邦国家缔结互惠关税协定:英国保证自治领和殖民地农产品在英国的销 售市场,英国工业品输往自治领和殖民地时享受优惠待遇,限制从自治领和殖民地以外

的国家输入农产品并征收高额关税。其旨在 A.维护英联邦的集体利益 B.维护自由主义经济体系 C.减轻经济危机对英国的冲击D.打破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35.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原有的国际秩序以国家为中心,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此推断促其形成的因素是

A.全球化中需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B.世界多个力量中心的形成 C.世界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形成 D.第三世界的崛起发挥重要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一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42题一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唐君毅先生认为西方成就民主政治的最重要理论依据出于对人性中的“原罪”的 戒慎恐惧和克治省察,以及对人性中的阴暗面的高度不信任,从而建构出一整套制衡和监察

- 3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