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全才排行榜第2名徐有贞

明代全才排行榜第2名——徐有贞

第二名:徐有贞(1407-1472) 总分 565分

原名徐珵,因提议南迁给皇帝留下坏印象,后改名徐有贞 科举 ★★★★★ 94分徐有贞 “宣德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明史)《名山藏》说得更详细“既以进士授庶吉士,宣宗试其文第一,以为翰林编修。” 文艺 ★★★★★ 95分徐有贞诗词、书法都被明人推许。《名山藏》有一则轶事,徐有贞入京之初,有人把他推荐给祭酒胡俨。胡俨看其身材短小,有些轻视,就推称有病,睡在床上出题测试徐有贞,结果徐有贞作诗完成,“蹶然惊起,绕床行”。(“俨以其短小易焉,方谢病伏枕试有贞,诗既成,蹶然惊起,绕床行,诵曰:君鼎铉器也,遂为忘年交”)其诗词被不少明人笔记转抄传诵,有一定影响。《尧山堂外纪》记载“徐武功送姚诗云:“袖归白璧原无玷,移去寒梅不改香”,又记载“徐武功晚年游浪山水,尝登灵岩,调《水龙吟》自慰云……”“徐武功又有《登狮子山》诗云:……”祝允明之《野记》把徐有贞作为英宗以来文学之代表人物:“英宗以来,道学称薛文清公,后来如吴与弼、陈献章辈;博学有山西石宗,人鲜知,后称丘相等;文学杨文贞公,后称徐武功等”俞弁《逸老堂诗话》也推崇徐有贞之诗词: “近见天全翁徐武功墨迹一卷於友人家,笔画遒劲可爱。其词云:‘心绪悠悠

随碧浪,良宵空锁长亭。……’天全文集中皆不载,是以知散佚诗文尤多”又称徐有贞《水龙吟》脍炙人口:“武功伯徐公,天顺间,遭谗被逐,放归田里,自号天全翁。与杜东原陈孟贤诸老登临山水为适,不驾官船,惟幅巾野服而已。所至名山胜境,赋咏竟日忘倦,或填词曲以侑觞,其风流仪度,可以想见。其游灵岩《水龙吟》词云:……此词脍炙人口,盛传於世。公年六十六而卒,墓在吴县玉庶山。吴文定公有诗吊之云‘众口是非何日定,老臣功罪有天知’之句。” 晚明文学家袁宏道有一篇文学评论性质的文章《叙姜陆二公同适稿》,颇为精彩,徐有贞也在其褒扬名单中:“至于今市贾庸儿,争为讴吟,递相临摹,见人有一语出格,或句法事实非所曾见者,则极诋之为野路诗。其实一字不观,双眼如漆,眼前几则烂熟故实,雷同翻复,殊可厌秽。故余往在吴,济南一派,极其呵斥,而所赏识,皆吴中前辈诗篇,后生不甚推重者。高季迪而上无论,有以事功名而诗文清警者,姚少师、徐武功是也。铸辞命意,随所欲言,宁弱无缚者,吴文定、王文恪是也。气高才逸,不就羁绁,诗旷而文者,洞庭蔡羽是也。有为王、李所摈斥,而识见议论,卓有可观,一时文人,望之不见其崖际者,武进唐荆川是也。文词虽不甚奥古,然自辟户牖,亦能言所欲言者,昆山归震川是也。半趋时,半学古,立意造词,时出已者,黄五岳、皇甫百泉是也。画苑书法,精绝一时,诗文之长,因之而掩者,沈石

田、唐伯虎、祝希哲、文徵仲是也。”徐武功即徐有贞在“有以事功名而诗文清警者”之列,能入得袁宏道之眼,其水平自不容低估。徐有贞也是明代书法家之代表人物。明人谈论书法,往往以徐有贞为代表。文震亨《长物志》列举历代书法名家,到明朝时则言:“我朝则宋文宪濂、中书舍人燧、方逊志孝孺、宋南宫克、沈学士度、俞紫芝和、徐武功有贞,……”祝允明《书述》也是专论书法之文,称“若徐武功、刘西台、吴文定、李太仆咸为近士瞻望”董其昌之《容台集》认为徐有贞之书法相比其他明人而言更得怀素之神韵:“予为诸生时馆于嘉禾,与项元汴交善。屡得借临,因知本朝解学士、张南安仅得形骸之似,惟徐武功庶几十三。盖怀素虽放纵不羁,实尺寸古法,如圣母碑,与右军相去不远也。”

董的《画禅室随笔》“临怀素帖书尾”一条则说“本朝学素书者,鲜得宗趣。徐武功、祝京兆、张南安、莫方伯,各有所入。”徐有贞之文艺水平给个95分不为过。

武艺 ★★★★★ 100分徐有贞为一文人,然其武艺之高,凌驾在以武力著称的武人之上,达到惊世骇俗之境地。可以打一百分了徐有贞之武艺,《明史》里只是一笔带过,“有贞既释归,犹冀帝复召,时时仰观天象,谓将星在吴,益自负。常以铁鞭自随,数起舞。” 这里只是说徐有贞以铁鞭自随,数起舞。还不能让人完全了解其武功之高。《荷牐丛谈》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