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知识学习 (2012-09-07)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保持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不可缺少的支撑条件。目前,我国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料都取自矿产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需要对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知识的了解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第一部分、采矿知识基础知识
一、采矿工业有哪些特点?
1、矿山建设受矿产资源的限制,不能自由选择矿址,往往因为矿产资源所在地的条件限制,造成建设、交通、动力、生活等诸多方面的不便,从而使建设施工工程量加大、投资增多,建设周期长。 2、采矿工作的对象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均有一定的数量,因此矿山也存在有一定的服务年限,资源采完也就结束了存在的基础。 3、由于矿产资源赋存条件多样,采矿工作的地点也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变化,因此采矿作业具有多样性,矿山开采的方法和工艺也要随着矿床的变化和采矿工作的推进而变化,因此加强矿山管理、及时调整生产进度与强度尤为重要。
4、采矿生产过程中部分矿石不能采出,造成损失,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混入废石而使矿品位降低(贫化),降低采矿工作的贫化率和损失率,是采矿工作中重要的质量要求。
5、采矿作业受客观条件限制,特别是地下采矿,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安全性差,不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因此采矿工作特别注意生产安全和劳动保护工作。
1
二、金属矿床的特点是什么? 1、矿床赋存条件不稳定。
2、矿石品位变化大——矿石品位沿矿体的走向及倾向,经常有较大变化,这些变化有时有一定的规律,如:随深度增加,矿石品位变贫或变富,在矿体中经常存在夹石,有些硫化矿床的上部有氧化矿,使同一矿体产生分带现象等,这些都对采矿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如:按品级进行分采,品位中和,剔除夹石以及确定矿体边界等。 3、地质构造复杂——在矿床中经常有断层、褶皱、穿入矿石的岩脉、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构造,这些构造给采矿和探矿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4、矿石和围岩的坚固性大 5、矿床的含水性
三、矿床开采的步骤是:开拓→采准→切割→回采
开拓、采准、切割和回采是按编定的采掘进度计划进行的,在矿山生产初期,上述各步骤在时间上是依次进行的,到正常生产时期时,下阶段的开拓、上阶段的采准与再上阶段的切割和回采是同时进行的。 四、常用的矿床工业指标有哪些?
矿床工业指标是指用来衡量地质体是否可作为矿床、矿体或矿石的指标,也是当前工业水平所需求的最低界限。
1、边界品位——是指划分矿石与废石的分界品位,若有用成分低于边界品位,均作废石处理。
2、工业品位——是指在当前工业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下,工业上可利用的矿体或矿块的有用组分的最低平均品位。
3、最小可采厚度——是指当可采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矿体可被开采的最低厚度。
2
4、夹石剔除厚度——是指矿体内矿化层应予剔除的最小厚度,小于此厚度的夹石并入矿体计算储量。
5、最低米百分数——是指矿体最小可采厚度与最低可采品位的乘积。 五、何谓表内、表外储量?
表内储量——是指目前工业技术条件下可以开采利用的储量。 表外储量——是指有用成分含量低,有害物质含量过高,矿体厚度过小,矿石埋藏太深,矿山开采技术或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矿石的选冶工艺暂未解决等问题,目前尚难利用的储量。 六、何谓储量级别,如何划分?
储量级别是反映所探明储量精确程度或可靠性的分级,对发现后已查明矿产资源通过可行性评价分成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和内蕴经济的,综合考虑上述技术和经济的因素将矿产资源分为三大类(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16种类型(表下)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地质可靠程度 经济意义 查明矿产资源 探明的 控制的 推断的 可采储量(111) 基础储量(111b) 经济的 预可采储量(121) 预可采储量(122) 基础储量(121b) 基础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