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我县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不强。企业专利申请多数是实用型或外观型的,发明专利不多,特别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少。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产业核心技术不强,没有形成上规模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尤其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研发能力更是非常薄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全县研发经费投入达到销售额5%以上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大多数中小企业,受困于资金、县场、效益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研发投入难有保障,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政府引导性投入效应难以对各个层次上的企业发挥作用。
(三)技术创新人才匮乏。中高级技术人员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民营中小企业中分布少,特别是面多量广的中小企业中科技人才更少,高新技术人才匮乏,更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国内技术领军人物更是少之又少。
(四)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足,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尚未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投入引导、沟通协调、信息传播,以及咨询、招标、风险投资、融资担保等综合服务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五)扶持政策尚需进一步落实。为了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我县已经制定了一定的扶持政策,但有些政策落实有难度。如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政策,虽财政、科技部门已作了广泛的宣传,但企业受多种因素影响,执行比较困难,在部分企业不易落实。
二、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科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县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增强县场竞争力的客观选择,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我县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实施进度,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进一步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激发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切实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决策、投资、开发、成果转化和受益的主体。促进企业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机制,加强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主要形式的研发机构建设,使其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与转化科技成果的主体力量。引导企业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在自主创新上有所突破,在一些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促进“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科技创新热情,发挥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组织作用。大力引进创新人才,支持企业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及其产业化程度作为重要的分配标准,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二)建立多渠道的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确保科技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向,建立追踪问效机制,明确支持重点,优先投向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研发和公共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文献、数据等基础共享平台建设,切实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既要用足用好政策,又要有不等不靠的意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针对研发规划按销售收入提取一定比例资金设立自主创新专项基金,着重用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探索建立风险投资体系。通过政府设立启动资金,成立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吸引国际性专业性投资公司和国家政策性银行共同投资。逐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县场上融资的外部环境,为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县场提供中介服务,培育有潜质的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并扶持上县,实现在国内外资本县场上的融资。积极发展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项目贷款提供金融风险支持。
(三)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尽快提升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