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 ( A )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试形式: 开卷 适用班级: 06级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院: 专业: 考试日期: 2007-7-9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累分人 签名 题分 25 22 20 20 13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答案填写在括号里) 得分 评阅人 1.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 )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C. 理论联系实际 2.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生产资料 4、关于物质、运动、静止的正确提法是(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同时也是运动的存在形式 B、凡物质皆运动,没有相对静止的东西 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统,运动其实也是相对的 D、人不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5、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否认意识物质的依赖性 D、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6、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根本要求是( )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7、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是由( ) A、现实存在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B、属萌芽状态的生产关系决定的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 D、本质相同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 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B、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解决经济基础发展的根本方向 C、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9、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 ) A、一些人对另一些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B、产品分配的结果 C、在生产中进行分工的结果 D、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 10、杰出人物是指( ) A、各阶级的领袖人物 B、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 C、同情劳动人民的历史人物 D、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 11、谬误和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是( ) 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 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 12、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运行的价值规律( ) A. 只对生产资料的生产起调节作用 B. 只对消费资料的生产起调节作用 C. 只对非公有制经济起调节作用 D. 对整个社会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 13.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成为食利国的原因是( ) A. 国内食利者阶层日益扩大 B. 大量资本输出获得巨额利息和利润 C. 进出口贸易顺差 D. 通过技术输出获得大量收入 14、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 C、社会基本矛盾 D、人民群众 15、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 ) A、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B、认识论上的唯理论 C、认识论上的唯物论 D、认识论上的经验论 16、在真理观上相对主义的错误在于( ) 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 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 C、只讲真理和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和谬误的对立 D、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 17、商品价格的变化( ) A. 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变化无关 D. 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变化无关 1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关系,是因为它( ) A. 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 C. 是劳动力的价格 D. 是必要劳动的报酬 19、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根本依据是正确认识本国( ) A、阶级和阶级斗争状况 B、经济发展水平 C、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 D、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 20、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 ) A、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 B、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 C、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D、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 2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的绝对性 B、发展的规律性 C、客观实在性 D、本质的可知性 22、国体和政体之间是(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3、“我们周围是一个人化了的世界”,这个命题的意思是( ) A、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实践改造过的世界 B、意识是人化世界的决定性因素 C、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创造出任何东西 D、社会与自然界完全没有联系 24、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 ) A、事物的永恒运动 B、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C、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 D、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 25、“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真理”,这是( ) A、彻底的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唯物主义给真理下的定义 C、混淆真理和谬误界限的错误观点 D、承认真理相对性的辩证观点 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2 分,答案填写在括号里) 得分 评阅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体现了( ) A、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B、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统一 D、物质存在形式之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E、一元论与多元论的统一 2、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在于( ) A、生产力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止 B、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 C、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D、它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E、阶级斗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 3、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物质生产过程中各种关系的总和 C、产品分配关系和由此所决定的消费关系 D、人和自然的关系 E、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4.社会形态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 ) A.指出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B.指出社会形态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C.指出社会形态及其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D.使历史研究成为真正的科学 E.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现象的科学方法论 5、违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原理,社会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犯( )错误 A、经验论 B、经验主义 C、唯理论 D、诡辩论 E、教条主义 6、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 ) A、它是不完全可靠的真理 B、它是已经过时了的真理 C、任何真理都有一定条件和限度 D、任何真理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E、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成分 7、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的出发点有(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B、人民群众通晓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D、人民群众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的观点 E、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的观点 8、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 A、传递社会经验 B、塑造人 C、推动社会发展 D、信息功能 E、教化功能 9、货币的本质是( ) A. 货币是商品 B. 货币一般等价物 C. 货币拜物教 D.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E. 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10、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面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E.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 11、劳动是( ) A、一种物质实践 B、专属于人类社会的范畴 C、社会关系的产生基础 D、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E、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三、辨析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判断并说明理由) 得分 评阅人 1、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在于暴力 2、正确的意识来自于物质世界,而错误的意识则源自于人的头脑。 3、有人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孟子幼其母为有利于他的成长,就曾三次搬家,择邻而居。 5.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的作用。 四、分析题(每题10分,共 20 分,计算请给出过程) 得分 评阅人 1、请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2、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购买原料,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100人,月人均工资50元,每件商品的售价36元。请计算:(1)计算剩余价值率(4分) (2)计算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保留一位小数,3分) (3)计算年剩余价值率(3分) 四、材料题(13 分) 得分 评阅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试说明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原理及上述观点的局限性。并阐述中国共产党人以此原理为理论基础所提出的根本观点及政治路线。 参考答案: 一、单选:BBCDC BCADD BDBCC BAACC CDABC 二、多选:1ABD 2ACD 3ACE 4ABCDE 5BE 6CD 7AC 8ABCDE 9DE 10ABDE 11 ABCDE 三、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不正确的。1分 (1)任何国家都包括专政和民主两个方面。无产阶级专政离不开暴力;没有暴力,无产阶级便不能获得和维持自己的政权。从这个意义上讲,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确有暴力这个方面。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