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 舞动《红楼梦》

蒋勋 舞动《红楼梦》

1红楼故事《红楼梦》和我结了很长的缘。第一次看《红楼梦》大约是在小学五六年级。一本坊间很廉价的版本,印刷很粗糙。那时候对“文学名著”也没有什么概念,只是爱看课外的杂书。家里面的大人觉得我不专心在学校教科书上用功,考试成绩不好,便禁止我读那些与升学考试不相干的杂书。

少年时,脾气拗,大人越禁止的事,越想做,越禁止的书,越想看。我便想了一个法子,夜晚躲在棉被里,用手电筒的光照着读《红楼梦》。

手电筒幽微的光,照亮着一个一个密密麻麻的字,我读着开始一段:“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说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却说那女娲在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2女娲补天《红楼梦》一开始就带我们进入一个荒唐无可查考的神话世界。那个世界,好像一片洪荒,没有历史,没有文明,连人类出现了没有也不能确定。作者用的“大荒”,“无

稽”,引领我们回溯到宇宙的初始,一片混沌,烟雾弥漫。 小学的历史课本里讲过“神农氏”、“伏羲氏”、“有巢氏”,好像是一些长相奇怪的远古的神,常常是一半动物、一半人的组合形象,他们在树上筑巢,观察大海龟背壳上的花纹,在旷野中行走,采摘咀嚼不同的野生植物,钻木取火。

小学课本里却没有谈到“女娲氏”,我因此对“女娲”充满了好奇。“女娲”是一个女人吗?“娲”的发音和“娃”近似,从字面上来看,似乎自然联想到女性。“娲”这个字又有点联想到古怪的爬虫类,使人想到慢慢攀爬的蜗牛。但我后来看到的“女娲”造型,是女人的头,下面拖着长长的蛇的身体,并不是蜗牛。 在草丛荒榛的大地,昆虫和爬虫类的蜥蜴、鳄鱼、恐龙,四处出没,一阵一阵浓浓的烟障迷雾,视觉还混沌不清的时代,日月的秩序也都不清楚,一个女人的头,高高举在蛇的身上,长长的头发上杂着枯叶树枝,那沉重的长长的身体,在泥土地上拖着拖着,缓慢到不觉得她有明显的动作。

在古代神话里,女娲是创造人类的神,据说她用黄土捏出一个一个人形,就像陶匠们用手捏陶一样。女娲捏塑的土偶,一个一个,被赋予生命变成可以行走活动的人。女娲很高兴,继续捏着,一直到她两只手都酸了累了,再也捏不动了,她便用绳子一抽一抽,把泥土抽成人形。但这些人形已经没有用手捏塑的那么完美,成为粗拙愚笨的人,但也在大地上行走活动了起来。

台湾著名的现代舞艺术团体云门舞集的《红楼梦》,一开始舞台上就有一名高大长发长裙的女子,她的长裙长长地拖在后面,就像蛇的尾巴。她是女娲吗?编舞者没有明说,但这个造型使人想到《红楼梦》第一回的“女娲”。

女娲在舞台上攀爬蠕动,慢慢从她长长的裙裾后面钻出了一个全身近于赤裸的男子,大家会即刻想到:那是贾宝玉。舞蹈在舞台上的表现总是比较精简,去除了许多原著中复杂的细节。在《红楼梦》原著里,女娲的神话是“炼石补天”。 什么是“炼石补天”呢?

这个古老的神话必须从上古时代男人们的战争开始谈起。 据说,上古时代的男人,和今天一样,不讲道理,很爱打仗。打起仗来,无休无止,弄得天翻地覆,血流成河,老百姓连日子都不好过。“共工”是水神,因为和黄帝之子“颛顼”争夺统治的权力,引发大战,混乱的打斗中,共工触断了“不周山”。古代人相信天空像一个屋顶,有四根天柱支撑。不周山正是其中一根天柱。因为天柱折断,天地失去了平衡,而北边的天空破了一个大洞,就像屋顶破了洞,少了屏障,人民无法生活,于是,充满了母性慈悲的女娲就想办法来补天。女娲补天的方法很特别,她采集了各种颜色的石头,用大火熬炼,煮成液体状,就用这种色彩鲜艳的岩浆来补天。

一般人觉得石头是固体,岩石如何煮成液体?但是岩浆的确是液体状的,地球的中心,岩浆不也还在沸腾?不时还从火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