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闲情偶寄》对比阅读

一、《爱莲说》《西湖》对比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 (2)余忆年少时(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3.文中画线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的什么品质?

4.甲乙两文有何异同?试从内容与写法上加以分析。

二、《爱莲说》《闲情偶寄》对比阅读(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节选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⑴不蔓不枝( ) ⑵陶后鲜有闻( )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莲之出於泥而不染 菊之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1

4.甲文写牡丹、菊有什么作用?(3分)

5.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三、《爱莲说》张大复《梅花草堂集》对比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亭亭净植 (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 ④莫能肖也( )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纯以情韵胜 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 ;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2分)

2

四、《爱莲说》《卜算子·咏梅》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19—25题。(16 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9、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

A、可爱者甚蕃(多) 出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而不染 B、晋陶渊明独爱菊(仅,只) 濯清涟而不妖(美丽而不庄重) C、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亭亭净植(种植)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宜乎众矣(当然)

20、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水陆草木之花 B、蔽林而窥之 C、何陋之有 D、无丝竹之乱耳

2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A、《爱莲说》是唐代刘禹锡的托物言志的铭文。

B、文章用“菊”和“牡丹”做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C、文章最后一句表达出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讽刺。

D、莲花所体现的君子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做人应该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人。

22.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2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24、【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3分)

25.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