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亡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亡导学案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学习目标】

1.知道东汉的建立,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是导致东汉走向衰败的主因。

【学习重点】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学习难点】

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 【导入新课】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经过历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盛局面,但是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特别是在王莽篡权之后,实行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改革,引起社会混乱,农民起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正需要一位有作为的人安邦定国、重整朝纲,终于就出现了一个这样的人建立了东汉政权。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东汉的兴亡

【自主学习】

1. 光武中兴

(1) 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________,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公元 年,西汉宗室________称帝,定都 ,史称________。他就是光武帝。

(3)经济发展: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__”。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________与________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3.黄巾起义

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________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历史上称为“ ”。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失败,但起义沉重 。

【合作探究】

比较“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哪些共同的原因?

【当堂达标】

1.(结合下边的时间轴)计算一下,西汉王朝共存在了多长时间 ( )

A.211年 B.193年 C.210年 D.194年

2.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虽存续仅14年,却将汉朝分隔为西汉和东汉,这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新朝

3.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故事(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4、东汉的首都在( )

A. 长安 B.洛阳 C.大泽乡 D.巨鹿

5.反腐败问题,因为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 )

A.释放奴婢 B.实行三十税一 C.严惩贪官污吏 D.兴办太学 6、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 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7.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②统治者调整政策 ③社会局面稳定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8.汉高祖与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 ) A.退役兵士,免除若干年徭役 B.释放奴婢为平民

C.让战时逃亡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 D.惩处贪官污吏 9.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0.“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中国古代哪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口号( )

A.陈胜、吴广起 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西汉绿林赤眉起义 D.东汉黄巾起义

【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基础训练

【学后反思】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案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光武中兴、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黄巾起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光武中兴和黄巾起义的学习,认识到朝代的兴衰和治国方略息息相关,培养唯物主义史观,正确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教学重点:

光武中兴,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黄巾起义。

教学难点: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西汉在汉武帝之后,国势开始逐步下降,在汉昭帝和汉宣帝之后,西汉统治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西汉将何去何从? 二、新课学习

第一卷有志者事竟成—东汉的建立 西汉凋谢与东汉建立:

教师:即汉武帝去世后,西汉的朝政将会怎么样呢?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