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 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测试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1 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测试试题

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题

1.常见的河流侵蚀地貌有 ( )

A.河流阶地、大峡谷 B.喀斯特地貌、坡地地形 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角峰、U形冰川谷 2.下列地貌是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冲积扇 B.冲积平原 C.三角洲 D.瀑布 3.关于河流侵蚀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河口方向的侵蚀叫溯源侵蚀 B.侧蚀使河流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横向发展 C.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叫下蚀,它使河床加深 D.溯源侵蚀使河口不断加宽,海岸后退 4.图4-12河谷中的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大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5.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长江入海口河道及崇明岛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A.崇明岛北岸被冲刷后退,南岸淤塞 B.崇明岛南岸被冲刷后退,北岸淤塞 C.长江北岸被冲刷后退,南岸淤塞 D.河道左偏,北岸淤塞 6.在河流入海口,形成的沉积地貌一般是( )

A.冲积扇 B.冲积平原 C.三角洲 D.黄土谷地 读“陆地地形与海洋示意图(图4—13)”,分析回答第7~8题: 7.图中B处的地形名称是( )

A.冲积扇 B.河流三角洲 C.山脊 D.悬崖 8.河流堆积物从B到A处堆积的情况是( )

图4--13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由B处到A处依次是粘土、粉砂、砂、砾石

C.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粘土、粉砂、粗砂 D.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砂、粉砂、粘土 9.下列地貌形态是由于河流侵蚀作用导致的是( ) A.瀑布、峡谷 B.山麓冲积极扇 C.三角洲 D.戈壁

10.图4-15是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

1 / 3

高一地理必修1 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测试试题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11.形成该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 )

A.流水搬运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 .风力堆积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12.南非的一条河流中沙金含量较多,许多人在河中淘金,其中收获较大的人应在河流的( )

A.南岸 B.北岸 C.左岸 D.右岸 13.有关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 )

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人海口地区

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人海的口外海滨地区 D.各部分均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 A.伸长、加深、展宽 C.伸长、展宽、加深 A.断层上升

B.褶皱隆起

B.展宽、加深、伸长 D.展宽、伸长、加深

C.火山喷发

D.泥沙沉积

( )

14.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 ( )

15.长江口崇明岛的成因是 二、综合题

1.读图4—16,分析回答:

图4—16

(1)A、B处谷地对应的甲、乙断面是:A ,B 。

(2)该河 资源丰富,判断的根据是 。

(3)该河源头主要以流水 侵蚀为主,在B以下的河段既有 (侵蚀)作用,也有 (侵蚀)作用。

选择题答案

1—5 6—10 11—15

2 / 3

高一地理必修1 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测试试题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选择题

1.A 点拨:河口三角洲、冲积扇河流堆积地貌,角峰、U形冰川谷是冰川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水的溶蚀而成,只发生在石灰岩分布的地区,不是普遍现象。 2.D 点拨: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都是河流堆积地貌。

3.B 点拨:溯源侵蚀发生在河流源头,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叫侧蚀,它使河床加宽。 4.C 点拨:C聚落位于两河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前景最好。

5.B 点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水主流将偏向南侧,河流北侧因水流减少而发生淤塞。 6.C 点拨:冲积扇一般出现在山前平原,多个冲积扇连接就形成冲积平原,黄土谷地发生在黄土高原,它是侵蚀地貌。

7.A 点拨:A位于谷口,是山前冲积扇发育的位置。

8.D 点拨:流水沉积的特点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河口沉积物应该是越向上游,颗粒越大。

9.A 点拨:山麓冲击扇、三角洲是河流堆积地貌,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

10.A 点拨:水系的特点总是由支流汇入干流,所以图中铁路经过的地方也就是河流干流的位置,即河谷位置,说明铁路与山谷延伸方向一致。

11.B 点拨:图中河流众多,说明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12.D 点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所以河流沉积发生在右岸,金属于沉积矿床,故右岸获利多。 13C 14A 15D 综合题

1.点拨: 考查不同河段的河流侵蚀作用与河床断面形态。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侧蚀、下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河流发育初期溯源侵蚀、下蚀作用强,河谷呈“V”字形,之后侧蚀作用渐强。 【答案】(1)乙 甲 (2)水力 河流落差大 (3) 溯源 下蚀 侧蚀

3 /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