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012年学年度第二学期《贵州省情》
期末复习纲要
1.省情的概念: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基调:“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3.贵州“十二五”时期发展两大战略: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 4.天无三日晴对贵州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答:有利方面:一是大气降水比较丰富,二是光、热、水基本同季,三是立体气候明显。 不利方面:灾害性气候是贵州农业发展的最大威胁。
5.地无三里平对贵州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答:有利方面:一是多种土地类型与多种气候类型相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因此,贵州的生物资源比较丰富,二是能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组合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三是多种矿产资源与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优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高能耗的原材料开发体系。 不利方面:一是自然生态比较脆弱。二是可耕地资源数量少,耕地质量不高,水土资源不配套。三是崇山峻岭,河谷深切,极不利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事业的发展。
6.贵州封闭半封闭状态形成的两个原因?答:一是“地无三分平”的山区自然条件对发展交通通讯十分不利,阻碍了商品流通和信息交流。 二是有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7.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8.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9.从面上看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侗族自治县;从点上看最高点是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最低点是东南部黎平县 地坪乡 水口河出省处 10.四大山脉及特征?
1北部有大娄山,海拔1000—1500米。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斜贯南北,答:○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2东北部有武陵山,山脉由湖南蜿蜒进入贵州这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 ○3西部有乌蒙山,山脉绵延于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赫章县、水城县、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
4中部有苗岭,山脉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中南部,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11.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类型。 12.贵州的年平均气温是 10℃—20℃ ,年降水量多在 1100—1300 毫米之间。
13.“中国避暑之都”指的是 贵阳,“凉都”指的是六盘水。
14.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东部的 铜仁;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西部的 威宁。
15.贵州降雨最多的地方是 晴隆 ;降雨最少的地方是 赫章 ;
16.贵州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哪些?答:干旱、秋风、凌冻、冰雹、以及倒春寒、秋绵雨、暴雨和大风等。
17.贵州河流以 苗岭 为分水岭,分属 长江 和 珠江 两大流域。赤水河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的美誉。
18.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乌江 。国家在乌江开发建设的11个电站中,9个在贵州。类型多样,肥力不高的土壤条件。
19.从开发利用的角度来讲,贵州矿产资源的5个特点: 答: 第一:资源比较丰富,优势矿产显著; 第二,分布相对集中,规模大,便于开采;
第三:质量较好,主要矿产资源潜力大,远景好; 第四:共生伴生矿产较多;
第五:资源丰歉不均,部分矿产短缺。
20.贵州2010年的森林覆盖率和分布情况,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草地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21.贵州有15种植物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22.贵州有15种动物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3.贵州是历史文化名城,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