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器分析教程第二版(北大出版)
期末总结 一,填空题
1、色谱仪是用来观察光源的光谱的仪器,主要由照明系统、准光系统、色散系统及投影系统构成。
2、桥路工作电流、热导池体温度、载气性质和流速、热敏元件阻值及热导池死体积等均对检测器灵敏度有影响。
3、光谱定性分析包括试样处理、摄谱、检查谱线等几个基本过程。
4、因为随着火焰温度升高,激发态原子增加,电离度增大,基态原子减少.所以如果太高,反而可能会导致测定灵敏度降低.尤其是对于易挥发和电离电位较低的元素,应使用低温火焰.
5.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为了测定试样中微量水, 可选择的检测器为_____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_。
6.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若有干扰元素共振吸收线的重叠, 将导致测定结果偏 高__。遇此情况, 可用_____选用合适的惰性气体_____或_____选用村度较高的单元素灯_的方法来解决。
7.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所用的光源是 __钨丝灯__ 和 ___氘灯___ 两种. 8. 气相色谱中对载体的要求是__化学惰性__、_____多孔性___、____热稳定性好和有一定的__机械强度____。
9.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时, 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_使测量光速从自由院子浓度最大的火焰区通过,以期得到最佳的灵敏度_。
10.pH玻璃电极的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__形成水化胶层后的电极浸入待测试液中时,在玻璃膜内外界面与溶液之间均产生界面电位,而在内、外水化胶层中均产生扩散电位,膜电位是这四部分电位的总和的___作用.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是 _光谱信息少,特征性不强,而且不少的简单官能团在近紫外可见区没有吸收或吸收很弱 。 12.原子吸收分析中,常见的背景校正的方法有__邻近线矫正法___和 ___用与式样溶液有相似组成的标准溶液来矫正__和用分离机体的办法来消除影响。
13.光栅和棱镜是常见的色散元件,但它们的工作原理不同,其中光栅是利用__ 光的衍射现象 _原理制成的,而棱镜是利用光的折射 __原理制成的。 14.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定量分析方法有两种,即__标准曲线法_ 和标准加入法__。 1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的干扰可分为____光谱干扰_、__物理干扰___、化学干扰 _和____有机溶剂的影响_ 四大类。
16.色谱仪根据流动相的状态可分为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按色谱分离原理分类有 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和空间排助色谱。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17.度量色谱峰区域宽度通常有三种方法:标准偏差σ、半峰宽度Y1/2 和 峰底宽度Y 。
18.气相色谱仪主要由五大系统组成,即载气系统 、进样系统、色谱柱和柱箱、检测系统和记录及数据处理系统。常用的检测器分为: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 电子俘获检测器 、 火焰光度检测器 。
19.液相色谱仪的高压输液系统由贮液装置、高压泵、梯度洗提装置进样器、色谱柱 、检测器、恒温器 、色谱工作站组成。
20.吸收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吸光物质在___在一定波长下的特征常数,它表示物质的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______时的吸光度。在给定条件下,吸收系数是物质的_吸光能力___。
18.两组分保留值差别的大小,反映了色谱柱_滞留时间的数值___的高低。 20.用一种能交换离子的材料为 __离子交换树脂_____,利用它在水溶液中能与溶液中离子进行__可逆交换____的性质,来分离__在溶剂中能够解离的___化合物的方法,称为离子交换色谱法。
21.pH玻璃电极的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膜内外溶液氢离子活度不同
22、原子吸收分析中,常见的背景校正的方法有氘灯背景校正和 __塞曼效应_。 23、等离子光源(ICP)具有等离子温度高,稳定性好,自吸效应小,线性范围宽等优点,它的装置主要包括高频发生器、等离子矩管、进样系统装置。 24、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由于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在光源的激发下,可以产生格子的特征谱线,其波长是由元素原子性质决定的,具有特征性和唯一性,因此可以通过检查谱上有无特征谱线的出现来确定钙元素的存在。
25、液相色谱的分配比出了与组分、两相的性质、柱温和柱压有关外,还与相比有关,而与流动相流速和柱长无关,故柱长增加则分配比不变化,固定相量增加则分配比增加,流动相流速减小则分配比不变,相比增大则分配比减少。
26、液相色谱分析中,当增大分配比则保留时间延长和峰形变宽;当流动相速度增加则保留时间减短和峰形变窄;当减小相比则保留时间延长和峰形变宽;当提高柱温则保留时间减短 和峰形变窄。
二,简答题
1.原子吸收分析中,若产生下述情况而引致误差,应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免之? (1)光源强度变化引起基线漂移,
(2)火焰发射的辐射进入检测器(发射背景),
(3)待测元素吸收线和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线重叠.
解:(1)选择适宜的灯电流,并保持灯电流稳定,使用前应该经过预热.
(2)可以采用仪器调制方式来减免,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灯电流提高光源发射强度来改善信噪比.
(3)可以选用其它谱线作为分析线.如果没有合适的分析线,则需要分离干扰元素.
2.何谓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
解: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n 在此轮廓内不随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这样,求出一定的峰值吸收系数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
3试述“相似相溶”原理应用于固定液选择的合理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解:样品混合物能否在色谱上实现分离,主要取决于组分与两相亲和力的差别,及固定液的性质。组分与固定液性质越相近,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强。根据此规律:
(1)分离非极性物质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按沸点次序先后流出色谱柱,沸点低的先出峰,沸点高的后出峰。
(2)分离极性物质,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主要按极性顺序分离,极性小的先流出色谱柱,极性大的后流出色谱柱。
(3)分离非极性和极性混合物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时非极性组分先出峰,极性组分(或易被极化的组分)后出峰。
(4)对于能形成氢键的试样、如醉、酚、胺和水等的分离。一般选择极性的或是氢键型的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按与固定液分子间形成氢键的能力大小先后流出,不易形成氢键的先流出,最易形成氢键的最后流出。
(5)对于复杂的难分离的物质可以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固定液。
以上讨论的仅是对固定液的大致的选择原则,应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事实上在色谱柱中的作用是较复杂的,因此固定液酌选择应主要靠实践。
4.背景吸收和基体效应都与试样的基体有关,试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解:基体效应是指试样在转移、蒸发过程中任何物理因素的变化对测定的干扰效应。背景吸收主要指基体元素和盐分的粒子对光的吸收或散射,而基体效应则主要是由于这些成分在火焰中蒸发或离解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而影响原子化效率,以及试液的黏度、表面张力、雾化效率等因素的影响。
5在液相色谱中, 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解: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主要有: 1.提高柱内填料装填的均匀性; 2.改进固定相
减小粒度; 选择薄壳形担体; 选用低粘度的流动相; 适当提高柱温
其中,减小粒度是最有效的途径.
6、何谓元素的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解: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resonance line)。共振线具有最小的激发电位,因此最容易被激发,为该元素最强的谱线。
灵敏线(sensitive line) 是元素激发电位低、强度较大的谱线,多是共振线(resonance line)。 最后线(last line) 是指当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几条谱线。它也是该元素的最灵敏线。
进行分析时所使用的谱线称为 分析线(analytical line)。
7,何谓指示电极及参比电极?试各举例说明其作用.
解:指示电极:用来指示溶液中离子活度变化的电极,其电极电位值随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当溶液中离子活度一定时,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为常数.例如测定溶液pH时,可以使用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与溶液pH成线性关系,可以指示溶液酸度的变化.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