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MW 机组真空系统灌水查漏技术方案

630MW 机组真空系统灌水查漏技术方案 1 灌水目的

检查机组真空系统有无漏点,以便在检修中及时消除,提高机组真空系统的严密性。 2 灌水时间

' ?, h\# h# K; w7 T1 B) h. q2 `( g

机组大小修时真空系统检修完工,凝结水系统恢复运行前,凝 汽器灌满水维持24 小时。

8 e/ e `# @- k3 灌水高度

4 P\

# b8 M0 u! U. Q5 S1 ^灌水高度为低压缸与凝汽器排汽接管连接处约300mmm,检修 单位应在灌水目标高度做好明显标记。 4 组织措施

- w( v- D4 }& r- L! h/ \\! b\

4.1 技术方案须经总工程师批准。 4.2 查漏由安生部主任主持。

4.3 查漏由大修试运组组长组织,安生部、发电部、检修部汽机专工、大修单位汽机专工、施工负责人及班组相关人员参加。4.4 现场指挥由当值值长负责,运行人员负责操作。

C5 l\ m6 H% V7 N) d2 m) [. m) T( x- A' {8 q }! c% ~7 z3 Y(

5 技术措施:

5.1 真空系统管道、阀门和与该系统有关设备的检修工作已经完毕。 5.2 凝汽器灌水对汽轮机本体检修没有影响。5.3 检修人员应做好如下措施:

r- \\& O6 H1 v5 ]+ d7 J- O2 `/ f. g! y9 Z* ^' ^

5.3.1 在A、B 小机排汽蝶阀膨胀节两端装设枕木并垫实。 5.3.2 装设不低于13.7m 的临时水位计,并在灌水高度终点做好明 显标记。

5.4 试验中关闭以下阀门:

) @, D\5.4.1 凝结水系统阀门:

9 m! Z6 K: g# v7 ]$ T# 序号 阀门名称 序号 阀门名称

5 |' H5 [9 f, u/ h6 K1 A 凝泵入口电动门 13 凝结水至B 疏扩减温水调门后手动门

$ B4 u( K. x ]2 B 凝泵入口电动门 14 凝结水至B 疏扩减温水旁路手动门 3 A 凝泵出口电动门 15 轴加再循环调整门后放水手动门 4 B 凝泵出口电动门 16 凝结水至疏扩减温水调门后放水门

; I: J; \\9 D O5 A 凝泵入口滤网排污门 17 A 凝泵运行抽空气门

- }$ V$ p( @0 k0 P4 C! G6 B 凝泵入口滤网排污门 18 B 凝泵运行抽空气门 7 A 凝泵入口滤网排气门 19 凝泵入口母管放水手动门

0 d+ J! x/ x# s: d! `7 w

6 C4 O5 f. }5 |% Z V% p. L8 B 凝泵入口滤网排气门 20 轴加出口再循环调整门后手动门

9 低背压凝汽器低部放水门(4 台) 21 轴加出口再循环旁路手动门

10 高背压凝汽器低部放水门(4 台) 22 凝结水至补充水箱调整门后手动门

/ _- P9 G, b( X0 ?7 u\?/ Z11 凝结水至A 疏扩减温水调门后手动门 23 凝结水至补充水箱旁路手动门 12 凝结水至A 疏扩减温水旁路手动门 24 5.4.2 主、再热蒸汽及汽机本体疏水阀门:

0 l: C7 `: U. o8 T, O3 L序号 阀门名称 序号 阀门名称

1 左侧主蒸汽管道疏水电动门 13 1、3 号导汽管疏水至疏扩气动门 2 左侧主蒸汽管道疏水气动门 14 2、4 号导汽管疏水至疏扩电动门

( H1 Z7 e& j& l3 右侧主蒸汽管道疏水电动门 15 2、4 号导汽管疏水至疏扩气动门 4 右侧主蒸汽管道疏水气动门 16 高压排汽区疏水至疏扩气动门1、2

2 |- }$ S7 p- B7 ~0 ^5 高排通风阀 17 高压外缸疏水至疏扩气动门1、2

6 高排逆止门前疏水电动门 18 高压内缸疏水至疏扩气动门1、2 7 高排逆止门前疏水气动门 19 左侧平衡管疏水至疏扩气动门1、2

F9 x6 K* u$ N; _8 高排逆止门后疏水电动门 20 1、3 号中导汽管疏水至疏扩电动门 9 高排逆止门后疏水气动门 21 1、3 号中导汽管疏水至疏扩气动门10 热再管道疏水电动门 22 2、4 号中导汽管疏水至疏扩电动门 11 热再管道疏水气动门 23 2、4 号中导汽管疏水至疏扩气动门 12 1、3 号导汽管疏水至疏扩电动门 245.4.3 主、小机轴封系统疏水阀门:序号 阀门名称 序号 阀门名称

' X& `; I8 L! p6 W% W& q, U* U% y4 J/ N% s4 G2 |! x3 T1 q& {* O7 f* r. z: k6 I8 u. {8 L8 X; ~6 _*

1 轴加放水至地沟手动门 12 A 小机高压缸疏水手动门 2 轴加“U”型疏水管注水手动门 13 A 小机高压缸疏水气动门

+ e) {3 U# C/ s6 A+ P3 轴封母管各疏水至凝汽器手动1、2 次门14 B 小机高压缸疏水手动门

, G& {$ h6 q8 h4 s* {4 轴封母管溢流至凝汽器调手动总门 15 B 小机高压缸疏水气动门 5 轴封母管各疏水至凝汽器旁路门 16 A 小机平衡管疏水手动门

$ w% E, | M$ K8 T6 B 小机轴封母管疏水手动门 17 A 小机平衡管疏水气动门 7 B 小机轴封母管疏水气动门 18 B 小机平衡管疏水手动门

: a! K; m- M! M) U* Y8 A 小机低压缸疏水手动门 19 B 小机平衡管疏水气动门 9 A 小机低压缸疏水气动门 20 A 小机轴封母管疏水手动门 10 B 小机低压缸疏水手动门 21 A 小机轴封母管疏水气动门

11 B 小机低压缸疏水气动门 22 A、B 小机各进汽管疏水至凝汽器电动门

注:因轴封系统本次A 修优化项目较多,请运行人员在布置隔离措施时本着“与凝汽器相连的疏水门

均应关闭”的原则,结合优化后的系统布置安措。5.4.4 辅汽联箱系统疏水阀门: 序号 阀门名称 序号 阀门名称

1 辅汽联箱本体疏水器前手动门 4 邻机来汽手动门前疏水手动门

\$ h9 X, v- `% a* W, _& l( O. S! U

2 辅汽联箱本体疏水器后手动门 5 邻机来汽手动门后疏水手动门

\

3 辅汽联箱本体疏水器旁路手动门 65.4.5 高、低系统疏水阀门:

0 n) Z$ L% a1 X6 x/ I, M9 O' [* f% U% ~8 ?: _( w2 s8 _

序号 阀门名称 序号 阀门名称

+ j4 j; r6 ?& W& `4 T k. I1 1 号高加事故疏水气动门 13 7A 低加事故疏水电动调整门

2 1 号高加事故疏水气动门前放水手动门 14 7A 低加事故疏水电动调整门前手动门3 2 号高加事故疏水气动门 15 7B 低加事故疏水电动调整门

6 M\. S. g( v: S\; @\C0 A1 w% @# Z

4 2 号高加事故疏水气动门前放水手动门 16 7B 低加事故疏水电动调整门前手动门

U1 M i9 T0 v) Y- V* I5 3 号高加事故(启动)疏水气动门 17 8A 低加事故疏水电动调整门

6 3 号高加事故疏水气动门前放水手动门 18 8A 低加事故疏水电动调整门前手动门 7 5 号低加事故疏水电动调整门 19 8B 低加事故疏水电动调整门

: _( L J4 X! `. g1 S+ u8 5 号低加事故疏水电动调整门前手动门 20 8B 低加事故疏水电动调整门前手动门 序号 阀门名称 序号 阀门名称

9 6 号低加事故疏水电动调整门 21 8A 低加正常疏水电动调整门

10 6 号低加事故疏水电动调整门前手动门 22 8A 低加正常疏水电动调整门前手动门11 8B 低加正常疏水电动调整门 23

/ o6 {& [# `4 M9 C1 j3 X9 z4 x\7 @, M& h4 x

12 8B 低加正常疏水电动调整门前手动门 24 5.4.6 真空系统阀门: 序号 阀门名称 序号 阀门名称

: F! i, w; T( c9 [$ I2 E4 b: [, }

1 A 真空泵入口手动门 4 低背压凝汽器电动真空破坏门 2 B 真空泵入口手动门 5 高背压凝汽器电动真空破坏门 3 C 真空泵入口手动门 6

. {2 Q i+ [% I8 q5.4.7 开启以下阀门

H1 ~; c; X9 t0 低背压凝汽器左侧抽空气门、右侧抽空气门;高背压凝汽器左

E5 [; t- K; c侧抽空气门、右侧抽空气门。5.4.8 一般原则

% d3 Y8 X) a, m* {\5 H( |5 W' e f' R$ Q5 V7 q

+ e. W4 T/ T# B2 {& r; ]对于本方案中没有列入的阀门,请运行人员依据“与真空系统 连接的管道阀门均应关闭,与真空系统相连接的容器,且容器标高 低于灌水高度的均要隔离”的原则操作。 6 灌水步骤

$ O$ G+ f6 N( |' D& ^% O% h# Z

7 _3 h( S% V8 W/ g' a# E6.1 灌水条件满足并检查无异后,运行人员启动一台凝补水泵向凝汽器上水,控制上水流量在100m3/h 左右。

6.2 凝汽器水位超过就地水位计最高限后,检修单位施工负责人或 其指定人员应每小时检查临时水位计一次;凝汽器灌水高度超过

- l8 k* L* I: D- A: P6.9m 后,检修人员应每隔20 分钟检查临时水位计一次;灌水高度 达到8.0m 后,检修人员应连续监视凝汽器水位。

7 v: E* z) a6 j# ?2 v3 ]) G, f

6.3 凝汽器灌水高度达8.0m 后,运行人员应控制凝汽器上水流量

不超过50m3/h,防止灌水高度过限。

6.4 凝汽器灌水过程中,安生部、发电部、检修部、施工单位汽机 专工以及检修、发电运行人员应定期对真空系统进行检查,发现异

% [1 V* a# A# B6 r# T常应停止灌水,待问题查清并消除后,方可重新灌水。 6.5 凝汽器灌水到指定高度后,停止凝汽器上水。

$ T6 q+ b. |- t+ T1 Z+ j6 G

6.6 凝汽器灌水时间24 小时,在此期间如水位发生下降,运行人 员应将水位补充到原高度。 7 查漏及处理

\$ t7.1 灌水24 小时后,由安生部汽机专工组织,检修部、发电部、 施工单位汽机专工以及检修和运行当班人员对真空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7.2 与真空系统相连的所有管道、阀门及其连接件均应进行检查, 不能遗漏。重点对阀门盘根、法兰结合面、焊缝、接头等处进行仔细检查。

$ P, P% J8 O/ r; e! }4 n# m3 J( l( S5 c/ H4 y3 Z& Q0 I\

7.3 检查中发现的漏点应做好标记及记录,待凝汽器放水后应及时

! \\: R% S' 处理。

7.4 确认与真空系统相连的所有管道、阀门及相关设备检查完毕 后,运行人员开启凝汽器底部放水门,对凝汽器进行放水消压。

/ x; `3 i3 A/ R7.5 凝汽器放水过程中,运行人员应监视凝汽器-3 米坑水位,防

. O- [% F7 q# {/ i8 止凝汽底部平台满水。

: F* @6 N; g5 T3 I7.6 凝汽器余水放尽后,检修人员应立即对泄漏的管道、阀门、焊 口或设备连接件进行处理,并经验收合格。

7.7 凝汽器余水放尽后,检修工作负责人应拆除小机膨胀节处的临

1 z! B3 g! q) [5 u' ]时枕木及安装的凝汽器临时水位计。

1 l M3 ^ E8 |7.8 凝汽器灌水查漏后首次开机过程中,应提前1 小时对主、再热

1 i/ B8 D6 D! |, f3 f& W; w# j

蒸汽管道、汽轮机本体各疏水管道进行疏水,防止发生汽水冲击。

7 Z- j# w# b o3 s8 安全措施

8.1 凝汽器灌水及高水位保持过程中,运行人员应定期对凝汽器进

8 |0 c0 e5 j) ~行检查,发现异常应立即汇报值长。

8.2 凝汽器灌水高度应由检修单位负责人、安生部、发电部和检修 部汽机专工共同核定,并做好明显标记。

8.3 高水位保持过程中,如凝汽器内部有异常声响或明显的金属拉裂声时,运行人员应果断对凝汽器进行放水消压。

8.4 运行人员上水过程中,如发现凝汽器水位上升速度(或水位曲 线斜率)异常时,应停止上水,待原因查明后,方可重新上水。

4 s1 F' Q' ]. G. t/ ~6 D\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