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生活智慧与现代社会生活

老子的生活智慧与现代社会生活

老子是我国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的思想对我国的哲学、文学、心理学、军事学等方面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其很多哲学观点,对中国的文化更是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一.修身养性

老子多次以水来说明自己的哲学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修养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但是与世无争,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微之地,所以它更接近大道。它总是处在亲和的地方,思想上总是保持深藏不漏,总是倾向于仁爱,言语总是守信,政治上保持安定,做事情很干练,举动也切合时宜。正是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才不遭到怨恨。老子和孔子都以水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在老子眼中,修养到达最高境界的人就像水一样,水的特性就是谦和柔顺,但是它与世无争。做人如果能做到这样,也就达到了境界。老子的这段话对我们的启示是,做人也应该像水一样,能处于卑下,能包容一切,能服务他人,能做到不争名夺利,这样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水的特性还表现为“柔”,老子贵“柔”的思想在很多章节

都有所表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老子.四十三章》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游走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缝隙。柔能克刚,滴水穿石,所以水是最接近老子所说的道的东西。 其次,老子认为水也体现了一种宽容大度的特性,“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六十六章》,正由于水善下之,所以江海才能成为小溪流的归宿。如果人也能做到这样博大胸怀,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无情,很多人自私自利,对他人刻薄无情,心理上长期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西方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个社会,与他人交往,就要学会宽容地对待他人,这样宽容是一种自我的保护机制,能够平缓愤怒,减轻痛苦。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缺点,没有一个人是很完美的,如果要融入这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处处挑人毛病,是不能和他人处好关系的。 老子一直认为有德性的人应该是自知的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三十三章》,了解别人的人是智人,而了解自己的人是明人,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能战胜自己的人才算是强者。懂得知足的人是富有的人,努力去实践的人才有志气。老子认为明是一种比智更高的境界,所以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就要努力达到自知的境界。但是在现代社会,很多对自己没有清楚的认识,所以造成了很多悲剧。 老子在很多章节都论述

的这种观点,“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第二十四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我欣赏的人得不到彰显,自以为是的人没有闪光点,自吹自擂的人没有功劳,自高自大的人不能做领导。如此明白的道理,在当今社会却有很多人不明白,所以更显出这一哲学观点的宝贵之处。一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能只看人的物质生活方面,还要看人的精神生活方面,尤其在社会主义社会,在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一个新的高度。人的全面发展就包括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老子这种谦逊的处事方式,正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在第二十二章老子也表述了同样的观点,“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二十二章》这也是说不自我欣赏,不自高自大,不自吹自擂的人才能长久。与此相似的观点在第八十一章也有论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八十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实的话不华丽,华丽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并不善良;真正明白大道的人不一定博学,而博学的人不一定明白真正的大道。老子这些话浅显易懂,简短的几句话却蕴含着巨大的哲理。社会上的人千差万别,有些人善于花言巧语,博取上级的信任,而真正有才学的人却

不善此道,所以很多有才华的人得不到重用,这也是当今社会的诟病,要认清这样的人的真面目。博学的人不一定明白大道,就像许多高校的学术腐败现象,肇事者大部分都是博学的教授学者,他们是饱读诗书学者,竟然也不明白偷窃是一种很无耻的行为,所以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此外,老子还劝人不要醉心于名利,名与利只是身外之物,人的身体才是最宝贵的。“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德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名利与身体哪个更值得爱惜,身体与财物哪个更值得珍惜,获得与丧失哪个更值得担心。所以过多的爱惜必定造成更大的浪费,过多的保藏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知道满足的人不会收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人不会有很大危险,可以长寿。名利和财物都是身外之物,身体才是人最宝贵的,在名利和财物上应该懂得满足,越是贪婪的人就会损失更大。懂得满足的人,不贪婪的人才可以活得更长久。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人追逐名利,不惜违法犯纪,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自己也最终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就如老子所说,人的一生只有短暂的几十年,有什么东西是比生命还宝贵的呢?

二.辩证的观点

老子很早就提出应该辩证的看待问题。“祸兮,福之所

倚;褔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是在生活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个道理,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成功和失败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能有人一直成功,也不可能有人一直失败,关键在于看待成功与失败的态度。每一个人对成功和失败的认识不同,这也是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有些人对失败的结果无法接受,就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如果对成功过分的在意,或者是骄傲自大,也会导致不健康的心理出现。对于这样的现象,老子提出了“宠辱不惊”的对策,“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十三章》这段话意思是说,受宠与被辱都是外物加于身,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还有什么荣辱呢?所以在成功的时候能够不骄傲,在失败的时候也能冷静对待,这样就能保持心态的平和。现在很多人太看重荣辱,所以无法接受失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无为”是老子论述最多的观点,很多人认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为观点是不合时宜的。其实不然,如果认真品味老子的话,就会发现,老子所说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一直提倡要顺应自然规律,人不能违反自然规律,那样肯定是不能做成事情的。很多人强求不可能之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