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评审48项核心条款任务分解表

48项核心条款任务分解表(新标准的基本要求)

评审标准 1.3.1.1★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及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1.4.3.1★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明确医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及应对策略。 1.4.3.2★编制各类应急预案。 评审要点【C】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 医务科 1.支援下级医院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管理,有计划和具体 实施方案。 2.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下级医院支援协调工作。 3.针对受援医院的需求,制订重点扶持计划并组织实施,在一、二级专业中选择2~3个重点,实施系统的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及管理帮扶。 4.参与支援下级医院服务纳入各级人员晋升考评内容。 责任人 临床科完成备注 责任人 时间 组织有关人员对医院面临的各种潜在危害加以识别,进行风险评 估和分类排序,明确应对的重点。 2.3.2.1★加强急1.根据灾害脆弱性分析的结果制订各种专项预案,明确应对不 同突发公共事件的标准操作程序。 2.制订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和部门预案,明确在应急状态下各个部门的责任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以及应急反应行动的程序。 3.有节假日及夜间应急相关工作预案,配备充分的应急处理资源,包括人员、应急物资、应急通讯工具等。 1.有专人负责急诊检诊、分诊工作,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院办、 总务科、 基建 医务科、 护理部 院办 医务科、 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2.落实首诊负责制,急危重症患者实行“先抢救、后付费”。 3.落实急会诊制度,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协作协调机制,保障患者优先收住入院,制定急诊科与120 急救中心、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患者转接流程,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治疗,保持绿色通道畅通。 2.3.2.2★建立急1.建立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 性创伤、急性心 肌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 梗死、急性心力衰2.有重点病种患者紧急会诊和优先入院抢救的相关规定。 竭、急性脑卒中、3.重点病种相关科室及医务人员熟悉本科室重点病种急诊抢救急性颅脑损伤、急流程和职责。 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2.6.1.1★患者或1.有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相关制度并得到落实。 其近亲属、授权委2.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利,对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托人对病情、诊断、权委托人进行病情、诊断、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告知的同时,能医疗措施和医疗风提供不同的诊疗方案。 险等具有知情选择3.医务人员熟知并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 的权利。医院有相关制度保证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 2.7.1.1★贯彻落1.有专门部门统一受理、处理投诉。 实《医院投诉管理2.有投诉管理相关制度及明确的处理流程。 办法(试行)》,实3.有明确的投诉处理时限并得到严格执行。 行“首诉负责制”, 设立或指定专门部护理部、 急诊科 医务科、 护理部 急诊科 各临床科室 医务科、 党办 医务科 医患办 质控科 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 2.7.1.2★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3.3.3.1★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1.有医疗纠纷范围界定、处理制度与操作流程,妥善处理医疗 纠纷。 2.有法律顾问、律师提供相关法律支持。 3.相关人员熟悉流程并履行相应职责。 1.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2.实施“三步安全核查”,并正确记录。 第一步: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 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第二步: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理人员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第三步: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3.准备切开皮肤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共同遵照“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规定的流程,实施再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分级等内容,并正确记录。 医务科 医患办 医务科 手术室 麻醉科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