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配位化合物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配体的是 ( B )

A. NH3B. NH4+ C. OH- D. NO2-

2. 下列离子或化合物中,具有顺磁性的是 ( B )

?A. Ni(CN)24

?B. CoCl24

?C. Co(NH3)36

D. Fe(CO)5

3.在配合物[Co(NH3)4(H2O)]2(SO4)3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B )

A. 4 B. 5 C. 9 D. 12

4. 配离子[Co(NH3)6]2+的空间构型为 ( A ) A. 八面体 B. 四方锥形 C. 四面体 D. 三角双锥

5. EDTA 是四元弱酸,当其水溶液pH ? 12时,EDTA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 C ) A. H4Y; B. H3Y?; C. Y4-; D. HY3-

6.下列关于价键理论对配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任何中心离子与任何配体都可形成外轨型化合物; B. 任何中心离子与任何配体都可形成内轨型化合物;

C. 中心离子用于形成配位键的原子轨道是经过杂化的等价轨道; D. 以sp3d2和d2sp3杂化轨道成键的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

7.下列物质中能被氨水溶解的是 ( B ) A. Al(OH)3 B. AgCl C. Fe(OH)3 D. AgI 8.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特点 ( B ) A. 具有环状结构 B . 稳定性差 C. 配位比一般为1:1 D. 易溶于水 9. 下列说法欠妥的是: ( C ) A. 配合物的形成体(中心原子)大多是中性原子或带正电荷的离子。 B. 螯合物以六员环、五员环较稳定。 C. 配位数就是配位体的个数。

D. 二乙二胺合铜(Ⅱ)离子比四氨合铜(Ⅱ)离子稳定。

10. AgCl在1mol?L?1氨水中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其原因是 ( B ) A. 盐效应 B. 配位效应 C. 酸效应 D. 同离子效应

11. 离子以dsp2杂化轨道成键而形成的配合物,其空间构型是 ( A ) A. 平面正方形 B. 四面体形 C. 直线形 D. 八面体形

2?2?12. Cu(en)2的稳定性比Cu(NH3)4大得多,主要原因是前者 ( B )

A. 配体比后者大; B. 具有螯合效应;

C. 配位数比后者小; D. en的分子量比NH3大。

13. Al3+与EDTA形成 ( A ) A. 鳌合物 B. 聚合物 C. 非计量化合物 D. 夹心化合物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 配体的配位原子必须具有孤电子对。

B. 配离子的配位键愈稳定,其稳定常数愈大。 C. 配合物的颜色最好用晶体场或配位场理论解释。 D. 配合物的颜色最好用价键理论来解释。

15. 下列几种物质中最稳定的是 ( A ) A. [Co(en)3]Cl3 B. [Co(NH3)6] (NO3)3 C. [Co(NH3)6]Cl2 D. Co(NO3)3

16. 下列配离子在强酸中能稳定存在的是 ( D ) A. [Fe(C2O4)]3- B. [AlF6]3- C. [Mn(NH3)6]2+ D. [AgCl2]-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 A. 配合物中的配位键必定是由金属离子接受电子对形成的 B. 配合物都有内界和外界

C. 配位键的强度低于离子键或共价键

D. 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离子)与配位原子间以配位键结合

18. 下列水溶液中的反应,其标准平衡常数可作为[FeF6]3-的稳定常数的是( A ) A. [Fe(H2O)6]3+ + 6F- = [FeF6]3- + 6H2O B. [FeF6]3- = Fe3+ + 6F-

C. [FeF6]3- + 6H2O = [Fe(H2O)6]3+ + 6F- D. [FeF6]3- + H2O = [FeF5(H2O)]2- + F-

19. 下列物质中的中心离子磁矩最小的是 ( B ) A. [Fe(CN)6]3- B. [Co(CN)6]3- C. [Cu(NH3)4]2+ D. [FeF6]3- 20. 配合物K2[Zn(OH)4]的名称是: ( C ) A. 氢氧化锌钾 B. 四氢氧化锌(II)钾 C. 四羟基合锌(II)酸钾 D. 四羟基合锌(II)钾

21. 下列配离子都具有相同的强场配体CN-,其中属于外轨型配合物的是( A ) A . [Zn(CN)4]2- B. [Fe(CN)6]3- C. [Ni(CN)4]2- D. [Co(CN)6]3- 2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 一般说来内轨型配合物较外轨型配合物稳定 B. 在[Cu(en)2]2+中,Cu2+的配位数是4 C. CN-和CO作为配体时力图形成内轨型配合物 D. 金属原子不能作配合物的形成体 23. NH4[Cr(NCS)4(NH3)2]的正确名称是 ( B ) A. 四(硫氰酸根)·二氨合铬(Ⅲ)酸铵 B. 四(异硫氰酸根)·二氨合铬(Ⅲ)酸铵 C. 四(异硫氰酸根)·二氨合铬酸铵 D. 四(硫氰酸)·二氨合铬(Ⅲ)酸铵

24. 内轨型配离子[Fe(CN)6]3-的磁距等于2.0 B.M.,判断其空间构型和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分别为 ( D ) A. 四面体形和sp3 B. 正方形和dsp2 C. 八面体形和sp3d2 D. 八面体形和d2sp3

25. 下列配离子中最稳定的离子是: ( D ) A. [AgCl2]? B. [Ag(NH3)2]+ C. [Ag(S2O3)2]3? D. [Ag(CN)2]? 26. 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C )

c?MY??MY? Θ//A. KΘ B. K?(MY)?ffc?M?c?Y??M??Y?C. Kf(MY)??MY? D. Kf(MY)??M??Y?

?M??Y??MY?27. 利用生成配合物而使难溶电解质溶解时,最有利于沉淀的溶解的条件是 ( B )

A. lgK?MY愈大,K?sp愈小 B. lgK?MY愈大,K?sp愈大 C. lgK?MY愈小,K?sp愈大 D. lgK?MY >>K?sp

28. 在[Co(en)2Cl2]+离子中,钴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为: ( C ) A. 0和4 B. +2和4 C. +3和6 D. +2和6

29. 某金属离子生成的两种配合物的磁矩分别为μ=4.90 BM和μ=0.00 BM,则该金属可能

是: ( B ) A. Cr3+ B. Fe2+ C. Mn2+ D. Zn2+ 30. 配合物K3[Fe(CN)5CO]的中心离子杂化类型是: ( C ) A. sp3d2 B. dsp3 C. d2sp3 D. sp3d 31.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一般为 ( A ) A. 1﹕1 B. 1﹕2 C. 2﹕1 D. 1﹕3

32. 在0.20 mol?L?1 [Ag(NH3)2]Cl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稀释(忽略离子强度影响),则下

1列各物质的浓度为原来浓度的的是 ( D )

2A. c([Ag(NH3)2]Cl) B. 解离达平衡时c(Ag+) C. 解离达平衡时c(NH3·H2O) D. c(Cl-)

33. 向 [Cu(NH3)4]2+水溶液中通入氨气,则 ( D ) A. K稳([Cu(NH3)4]2+)增大 B. [Cu2+]增大 C. K稳([Cu(NH3)4]2+)减小 D. [Cu2+]减小

34. 对于配合物中心体的配位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 直接与中心体键合的配位体的数目 B. 直接与中心体键合的配位原子的数目 C. 中心体接受配位体的孤对电子的对数 D. 中心体与配位体所形成的配价键数

35. [Ca(EDTA)]2-配离子中,Ca2+的配位数是 ( D ) A. 1 B. 2 C. 4 D. 6

36. 在[Co(en)(C2O4)2]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D ) A. 3 B. 4 C. 5 D. 6

+

37. 在[Ru(NH3)4Br2]中,Ru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 ( C ) A. +2和4 B. +2和6 C. +3和6 D. +3和4

38. Fe的原子序数为26,化合物K3[FeF6]的磁矩为5.9 B.M.,而 K3[Fe(CN)6]的磁矩为2.4 B.M.,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C ) A. 铁在这两种配合物中有不同的氧化数 B. CN-比F-引起的晶体场分裂能更小 C. F比C或N具有更大的电负性 D. K3[FeF6]不是配位化合物

39. 对配位反应的条件稳定常数K'MY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K'MY是常数,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B. K'MY的大小完全是由KMY决定的;

C. K'MY的大小表示有副反应发生时主反应进行的程度; D. K'MY的大小只受溶液酸度的影响

40. 影响EDTA滴定反应平衡常数的因素有: ( A ) A. 温度; B. 催化剂; C. 反应物浓度; D. 反应速率

41. 已知lgKAlY=16.1,pH=10时lg?Y(H)=0.5,AlY的条件稳定常数lgKAlY'是: ( B ) A. 16.6; B. 15.6; C. 15.1; D. 8.5

42.Fe3+具有d5电子构型,在八面体场中要使配合物为高自旋态,则分裂能△和电子成对能P所要满足的条件是 ( C ) A. △和P越大越好 B. △> P C. △< P D. △= P

43. 根据晶体场理论,在八面体场中,由于场强的不同,有可能产生高自旋和低自旋的电子构型是 ( C ) A. d2 B. d3 C. d4 D. d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