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题新课标全国卷(一)答案

百位名师精准押题,锁定高考命题规律,必将成就你的梦想,赢定高考轻松提分

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试题(新课标全国卷)

化学(一)答案

1.C【解析】铁粉、炭粉、氯化钠在潮湿空气中构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除去食品包

装袋中的O2和H2O(g),炭粉作正极,不参与反应,铁粉作还原剂,A错误。食盐中加入大量KIO3,对人体有害,B错误。燃烧煤产生大量的烟尘等,会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C正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D项错误。 2.C【解析】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A正确。根据结构简

式可判断出其分子式为C8H6Cl2O2,B正确。改变氯原子在苯环上的位置,还可得到5种结构,C错误。根据苯环的平面结构和碳碳单键能绕轴旋转的特性可知,D正确。 3.C【解析】依题意推断出四种元素依次为C、O、Na、Al。碳与氧形成的化合物(如CO、

CO2)中只含共价键,A错误。简单离子半径:O>Na>Al,B错误。由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无机盐有Na2CO3、NaAlO2等,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正确。同质量的Na和Al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Al失去的电子数较多,则生成的氢气多,D错误。 4.C【解析】盐酸易挥发,能和硅酸钠反应,A错误。草酸分解会产生H2O,B错误。足

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有H2S存在且已除尽,C正确。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可能会引起倒吸,D错误。

5.D【解析】根据电池反应可知,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3H2O2+6H+6e═6H2O、

NH3·BH3+2H2O?6e═NH4BO2+6H,两极均没有气体生成,A、C错误。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正极,B错误。假定有6 mol电子转移,则左极室质量增加31 g?6 g=25 g,右极室质量增加6 g,两极室质量之差为19 g,故左右两极室质量差为1.9 g时,电路中转移0.6 mol电子,D正确。

6.A【解析】由X的水解反应知,Y、Z分别是羧酸、醇中的一种,已知Y的摩尔质量为

46 g?mol,则Y可能是乙醇或甲酸。当Y是乙醇时,Z是丁酸,X可看作是由丁酸与乙醇反应所形成的酯,相应的酯有2种;当Y是甲酸时,Z是戊醇,X可看作是由甲酸与戊醇反应所形成的酯,戊醇有8种,相应的酯有8种,故共有10种不同的酯,A正确。

7.B【解析】PbSO4的饱和溶液中,c(Pb)=1.7?10?8≈1.3×10(mol?L),A正确。

2??4?1?2??3?????1公众号:sxgkzk 化学(一)第1页—共6页 QQ:1185941688

百位名师精准押题,锁定高考命题规律,必将成就你的梦想,赢定高考轻松提分

2?反应PbSO4(s)+CO3(aq)?PbCO3(s)+SO24(aq)的平衡常数

52??10,B错误。 K=c(SO2)/c(CO3)= Ksp(PbSO4)/Ksp(PbCO3)≈2.3×4由于PbSO4、PbCO3的组成形式相同而后者溶度积较小,故先生成的沉淀是PbCO3,C正确。在Pb(NO3)2溶液中Pb会抑制PbCO3的溶解,D正确。 8.【答案】(1)洗涤(1分) 坩埚(1分)

(2)调节量气管和水准管的液面相平(1分) 将量气装置中的水换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分) (3)偏大(2分)

(4)无水氯化钙(2分)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影响测定结果(2分)

(5)2CuCO3·Cu(OH)2(2分) 48%(2分)

【解析】(1)滤渣上面附着的可溶性物质,可以通过洗涤除去。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2)调节两端液面相平,可以使装置内气体压强与大气压相等,使测得的气体体积更准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减少其溶解。(3)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使用22.4 L?mol计算使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偏大,则a偏大。(4)分析乙组同学的装置可知,装置B、C分别测定样品分解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装置B中的试剂可以是无水氯化钙。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影响测定结果,在装置C的后边加盛有碱石灰的装置D。(5)根据元素守恒有:CuCO3~CO2、Cu(OH)2~H2O,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4.4 g)和水(0.9 g)可求出CuCO3、Cu(O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 mol、0.05 mol,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以样品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2CuCO3·Cu(OH)2。0.1 mol CuCO3、0.05 mol Cu(OH)2中铜元素的质量分别是6.4 g、3.2 g,故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12?6.4g?3.2g×100%=48%。

20g9.【答案】(1)500 ℃(2分) 60 min(1分) 1.10(2分)

(2)4.7≤pH<8.1(2分)

?(3)Mn+2HCO3═ MnCO3↓+ CO2↑+H2O(2分)

2?(4)NH4Cl(2分)

(5)①6Fe+Cr2O7+14H═6Fe+2Cr+7H2O(2分) ②77%(2分)

公众号:sxgkzk 化学(一)第2页—共6页 QQ:1185941688

2?2??3?3?百位名师精准押题,锁定高考命题规律,必将成就你的梦想,赢定高考轻松提分

【解析】(1)随着温度的升高,锰浸出率逐渐升高,但是500 ℃以后,锰浸出率增加缓慢,并且在500 ℃时,锰浸出率已超过95%。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焙烧温度取500 ℃即可;焙烧时间为60 min时锰浸出率较大,超过60 min锰浸出率趋于平缓,因此,实验选择最佳的焙烧时间为60 min;当氯化铵与菱锰矿粉质量比为1.10∶1时,锰浸出率已经很高,继续增加氯化铵用量,锰浸出率提高不明显,因此,氯化铵与菱锰矿粉最佳质量比为1.10∶1。(2) Fe和Al完全沉淀的pH分别是3.2、4.7,调节pH不能使

3?3?Mn2?沉淀,所以pH的范围是4.7≤pH<8.1。(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后得到的氯化铵

2?可以循环使用。(5)②首先根据关系式6Fe~Cr2O7计算出过量的Fe为0.006 0 mol,

3?2?2?然后得出与[Mn(PO4)2]

反应的Fe为0.020 0 mol?0.006 0 mol=0.014 mol,根据关系式

2?Mn2?~[Mn(PO4)2]3?~Fe2?计算得出n(Mn2?)=0.014 mol,

试样中的m(Mn)=0.014 mol×55 g?mol?1=0.77 g, 故试样中锰的质量分数为77%。 10.【答案】(1)(?a+3b+c?d) (2分)

(2)①<(1分) ②增大H2浓度(1分) 增大压强(1分) ③CD(2分)④(3)98%(2分)

【解析】(1)由题意得:CH4(g)+2O2(g)═CO2(g)+2H2O(l) ΔH1=?a kJ?mol;

?112?2或0.067(2分)⑤6.25 L?mol(2分)正向移动(1分) 151?1O2(g)═H2O(l) ΔH2=?b kJ?mol; 21?1CO(g)+O2(g)═CO2(g) ΔH3=?ckJ?mol;

2H2(g)+

H2O(l) ═H2O(g) ΔH4=+d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ΔH1?3ΔH2?ΔH3?ΔH4=(?a+3b+c?d)k kJ?mol。

(2)①p1时,升高温度,C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故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②联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增大H2浓度或增大压强均可达到目的。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A错误。由于容器容积恒定不变,达平衡后再充入稀有气体,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B错误。体系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时,说明各物质的浓度恒定,反应达到平

公众号:sxgkzk 化学(一)第3页—共6页 QQ:1185941688

?1?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