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文本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大气环境

Technix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 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要求。 1.2 1.2 适有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城市或区域性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亦应参照使用。 2 2 引用标准

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TJ 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HJ/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3 3 符号

本标准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与单位见表1。

表1 主要符号 序符 号 意 义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oi cm cL cf cp cs ca c D d f fijk fLijk g H Hc He △H 地面浓度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最大地面浓度 小风时地面浓度 熏烟时地面浓度 尘粒子时的地面浓度 或大气定压比热 面源或无组织排放源的地面浓度 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的地面浓度 长期平均浓度 排气简出口内直径 尘粒子直径 地转参数 有风时风向方向、稳定度、风速联合频率 静风或小风时风向方位、稳定度、风速联合频率 重力加速度 排气简距地面几何高度 逼近山体时烟羽的临界高度 排气简有效高度 烟气抬长或下沉高度 面源的平均排放高度 单 位 mg/m3 mg/m3 mg/m3 mg/m3 mg/m3 mg/m3 J/(g.K) mg/3 mg/m3 mg/m3 m μm m/s2 m m m m m H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h hf ho li Kij L Lb Lc no n1 n2 p pi pl p.s Q Qi Qj Qυ混合层高度 熏烟时混合层厚度 太阳高度角 评价指数 第j类(个别)源i种污染因子的污染分担率 莫宁-奥布霍夫长度 试验站距评价项目主排气简距离 排气简距海岸线的上风方距离 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状系数 烟气热释放指数 烟气高度指数 风速高度指数 等标排放量 30min取样时间的横向稀释系数 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 单位时间排放量 第i个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横向稀释系数 第j个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 m m deg m km m m3/h mg/s,kg/h,t/h,t/a mg/s,kg/h,t/h,t/a mg/(s.m2) m3/s kJ/s km2 s K s s s K K m/s m/s m/s m m m 实际排烟率 烟气热释放率 面源面积 烟羽扩散时间 或绝对温度 烟羽或烟团扩散时间 烟团排放初始时间 拉格朗日时间积分尺度 烟气出口温度与环境大气温度差 陆面上与水面上气温差 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 距地面10m高处的10min的平均风速 摩擦速度 沿平均风向的坐标轴或评价区东西向坐标轴 一次最大地面浓度处距排气简的距离 熏烟时距排气简的最近距离 在水平面上与X轴垂直的坐标轴 铅直方向的坐标轴 地表面粗糙度 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 铅直坼散参数回归指数 拉格朗日和欧拉时间尺度比 探空气温曲线斜率 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 Qh S T t t′ TL △T △TL U U10 U* X Xm Xf Y Z Zo a1 a2 β ㄚ ㄚ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sf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4 总则

ㄚ2 ㄚd σy 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 干绝热递减率 平均风向(X方向)扩散参数 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Y方向)扩散参数 铅直方向(Z方向)扩散参数 脉动速度标准差(X方向) 脉动速度标准差(Y方向) 脉动速度标准差(Z方向) 熏烟时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扩散参数 对应取样时间为?1时的横向扩散系数 对应取样时间为?2时的横向扩散系数 概率函数 大气密度 位温梯度 不完全伽马函数 当地纬度 当地经度 太阳倾角 m m m m/a m/s m/s m m m g/m3 deg deg deg σu σσσσσσρz u υ σw yf ye1 ye2 Φ(s),Φ(Ρ) κ △θ/△Z Γ(η,τ) ? λ δ 4.1 评价工作的分级

4.1.1 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级。

4.1.2 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1~3个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Pi(下标i为第i个污染物),Pi的定义为:

Pi?Qi?109 (1) c0i式中:Pi--------等标排放量,m3/h;

Qi------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o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

Coi一般选用GB 3095中二级标准的一次采样浓度允许值,对该标准中未包的包含的项目,可以照TJ 36—37中的相应值选用,如已有地方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对某些上述标准中都未包含的项目,可参照国外有关标准选用,但应作出说明,报环保部门批准后执行。Qi应符合国家或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1.3 项目周围地表特征可分为平原和复杂地形两类。复杂地形系指:山区、丘陵、沿海、大中城市的城区等。

4.1.4 评价工作的级别,按表2划分,Pi按公式(1)计算。如污染物数大于是1,取Pi值中最大者。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