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真题二2016年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总题数:20,分数:20.00)
1.下列各项中,在我国属于必须由注册会计师承办的业务是( )。 A.提供管理咨询 B.提供税务咨询 C.代理纳税申报
D.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第14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承办的审计业务包括: (1)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3)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故本题答案选D。 2.会计中级资格考试科目不包括( )。 A.中级会计实务 B.财务管理 C.经济法
D.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
本题主要考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会计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3.原始凭证应由( )审核。 A.销售人员
B.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 C.采购人员 D.经办人员
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凭证的审核。《会计法》第14条第3款对审核原始凭证问题作出了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 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 正、补充。故选项B正确。
4.( )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5.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 )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A.经济关系 B.会计关系 √ C.法律关系 D.社会关系
本题考查会计法律制度的定义。
6.商业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的,视为( )。 A.见票即付 √ B.见票的次日支付 C.见票30日内支付 D.见票10日内支付
如果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的,并不会导致票据的无效,为见票即付。 7.在我国现金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结算起点为( )元。 A.500
B.2000 C.1500 D.1000 √
在我国现金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结算起点为1000元。
8.支付结算必须使用统一规定的票据和结算凭证,规定统一票据和结算凭证的机构是( )。 A.财政部 B.开户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
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凭证和统一规定的结算凭证。未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票据无效;未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格式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9.下列资金收付结算业务中不可以在基本存款账户办理的是( )。 A.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 B.基本建设资金收付 √ C.现金支取 D.奖金支取
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主要使用范围为: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以及存款人的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
10.发卡银行对贷记卡内的存款、储值卡内的币值计息的方法是( )。 A.不计付利息 √ B.按单利计付利息 C.按年1%计付利息 D.按复利计付利息
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19条规定,卡银行对准贷记卡及借记卡(不合储值卡)账户内的存款,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存款利率及计息办法计付利息。发卡银行对贷记卡账户的存款、储值卡(含IC卡的电子钱包)内的币值不计付利息。
1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连续12个月内,在同一地累计超过( )天,应当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A.90 B.120 C.180 √ D.210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连续12个月内,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12.下列各项中,税务机关不能核定其应纳税额的是( )。 A.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B.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C.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的 √
D.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本题考查核定应纳税额的情形。本题选项ABD表述的情形下,税务机关都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故选C。 13.我国税款征收的方式不包括( )。 A.查账征收 B.查定征收 C.强制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将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款组织入库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税款征收的方式主要有九种:(1)查账征收;(2)查定 征收;(3)查验征收;(4)定期定额征收;(5)核定征收;(6)代扣代缴;(7)代收代缴;(8)委托代征税款;(9)其他方式。故本题答案选C。
14.下列税法构成要素中,衡量纳税义务人税收负担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 A.计税依据 B.减税免税 C.税率 √ D.征税对象
本题考查税法要素中税率的有关概念。计算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尺度是税率,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15.下列各项中,有权确定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具体数额标准的是( )。 A.财政部 B.采购中心 C.国务院 √ D.人民代表大会
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实行集中采购。 16.下列各项中,有权对政府采购进行审计监督的是( )。 A.检察院 B.财政部门 C.审计机关 √ D.监察机关
审计机关应当对政府采购进行审计监督。
17.下列各项支付方式中.由财政部门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的财政支付方式的是( )。 A.财政直接支付 √ B.财政集中支付 C.财政委托支付 D.财政授权支付
财政直接支付是指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即商品和劳务的供应等)或用款单位(即具体申请和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预算单位)账户。
18.职业道德是同人们( )紧密相连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 A.道德活动 B.职业活动 √ C.经济活动 D.政治活动
本题考查职业道德的概念。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因此职业道德是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的。
19.张某家庭条件富裕,大学虽学习会计专业,但并未真正掌握专业性的会计知识。毕业后从事出纳工作。在办理现金收付过程中,时常出现账目不平,造成长款短款,他不以为然,短款自己垫上,长款仍放在单位保险柜中备用。张某违反了( )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要求。 A.提高技能 √ B.客观公正 C.坚持准则 D.廉洁自律
本题考查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张某违反了提高技能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20.下列各项中,( )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职业道德的精髓。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