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

六、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全面扩大是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明显具有转型时

期的特点。收入差距问题不仅是经济学上效率和公平的问题,而且更多的是与社会政治 的稳定相联系的(Alesina and Perotti,1996)。也是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 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并不是简单地要缩小收入差距,而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需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一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始终坚持以“共同富 裕”为根本目标,本着长短兼职、突出重点的原则加以综合治理,全面提高效率与公平 水平。

(一)初次分配的对策建议 1.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旧体制的影响,经济活动中依然存在一些非市场的因 素,它们不合理地拉大了中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比较突出的问 题就是分配秩序混乱,这是拉大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在正常的工资收入 分配领域没能很好地体现“市场定价”的原则,所以往往会通过各种隐蔽手段来弥补这 一缺失,如各种福利津贴等形式,使“灰色收入”增多,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部 分因“灰色收入”造成的收入差距是渐进式改革的必然产物,是在构建新的制度均衡过 程中产生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尽快消除不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旧体制,逐步 完善和发展与新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

规范紊乱初次分配秩序的集中表现为治理三个分配主体在分配中的几个问题:一是

政府管理部门问题,如国有资产管理、税务管理等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管理和监 督缺失、寻租猖獗,导致国有资产在初次分配中大量流失。二是企业经营者采用非法手 段谋求企业利润。许多企业通过设立多本账、小金库等非法手段偷税、漏税、骗税,将 41

巨额财政资金归为己有。三是国有企业职工以各种名义分发奖金、补贴、实物分配等名 目繁多,虽然实际工资水平较低,但加上这些隐性补贴后难以搞清楚真实的收入情况。 另外,私营企业则大量存在着压低、拖欠工资和偷逃个人所得税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 们要做到:一是增加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国家监管部门作用,加强对国有 资产的监管,减少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完善税收制度。要求企业的账本透明度增加,对 那些偷税、漏税的企业要认真清理,对那些问题严重的企业要求停产整改,加强管理。 三是强化权力制约机制,减少各种“寻租”活动带来的收入差距。“寻租”活动的产生及 其带来的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渐进式改革的必然伴生物,由于体制改革的不到位,政府行 政权力演变成个别人牟利的一种特殊“工具”,并通过市场方式获取“收入”。政府部门 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和对经济不合理的干预,从根本上杜绝“寻租”的发生。 四是加强对垄断行业工资监管。所有垄断行业的初次分配都应纳入劳动保障部门统一管 理,并根据社会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实行总量控制,尽量缩小垄断行业于非垄断行业工资 差距。

2.完善和规范工资分配制度

我们现在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工资制度还不规范。完善和规范工资制度主 要包括继续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民营企业员工工资制度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1)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一般政府制定的工资水平很难准确反映劳动力的供求

及稀缺程度,也难以真实反映劳动力的真实成本,即使一时符合了也会由于价格水平及 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而难以调整到位。政府应做的工作是把握宏观货币发行量,工资 水平交给市场,由企业根据价格水平及开放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来确定,靠市场 机制在初次分配领域进行第一次分配。

(z)公务员的经济收入来源只有工资,适当给予一定补贴但不能超出规定标准。规

范公务员工资标准,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标准同时要使其贡献与报酬相符,公平地给予公 务员工资收入。1

3.公平教育机会,提高弱势群体竞争力

教育对分配的影响就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发挥作用。为缩小我国居民之闻的收入差 距,必须提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尽可能实现劳动者自身素质,参与分配的人力资源要 素初始条件均等化。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所享受的教育资源存在明显不平等,教育 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了不同社会成员竞争能力的差异。实践证明,公正分配国民教育 资源。使全体国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尽可能保证人与人之间在竞争的起点上的最大 平等化,矫正社会不平等的基础条件。我国城乡之问、地区之间的发展存在很大差异, 教育资源配置也存在很大差异。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改变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 教育投资体制。通过公平城乡教育资源,增加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生产效率、 扩大农民收入水平。

要实现享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国家、社会、个人应共同努力,深化普及教育、提高 教育质量、发展和扩大各种培训性教育。各级政府也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尤其是对贫 困地区和农村教育经费更要加大。同时对失业和下岗人员给予一定的补助,以提高失业、 无业群体的再就业能力。 4.扩大就业,缩小收入差距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实现充分就业,对于一个社会实现广泛意义上的 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劳动者来讲,获取一份职业,就意味着拥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 收入来源,意味着能够进行一些必要的平等的社会活动。因此,实现充分就业是消除贫 困,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必要条件:具体措藏如下:

(1)发展私营经济,扩大就业范围。目前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生产力的重要

组成力量。私营经济发展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就业形势好与坏,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倾向 于私营经济,消除私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改善对私营经济的服务质量和监管, 使私营经济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同时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私营经济进入一些基 础设撬、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并提高私营经济的管理水平。

(2)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灵活就业是指除了在传统、正规的全日制工作形式

以外的就业形式,如非正规部门就业、正规部门灵活用工形式及自我雇佣等多种就业形 -● ,

式。灵活就业可以降低就业门槛,扩大就业范围,尤其是对文化水平有限、劳动技能较 低、高龄女性劳动者比较有益。这种灵活就业方式可以挖掘潜在的工作岗位,增加就业 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但与此同时要建立起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为灵活就业的劳动者 排除后顾之优。

(3)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要加快城镇化发展,打破城乡分割, 取消对农民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尽快建立一个统一开 放和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4)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改革传统的城乡户籍壁垒制度和各种歧视性政策,建

立起符合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方向的非歧视性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就业的机制,实 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加强失业保 险制度、再就业培iJfl$,J度、再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使失业人员和下岗工人有最基本的生 活保障,提高其知识素质和技能水平,保障其拥有再就业机会。 (二)强化再分配的调节功能

1.完善税制,调节过高收入,缓解收入差距的“马太效应”

税收是调控收入分配结果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国际上调节收入差距的常用方法之 一。税收特别是个人所得税之所以有这种功效,一是因为它一般实行累进税率而非比例 税率,也就是说收入者收入越高所缴纳税就越高;二是因为它有起征点和免税额,收入 低于某一水平者可以免交所得税,这相当于相对地提高了低收入者收入的水平,缩小了 收入差距。

针对目前我国就业税收制度中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开征某些特殊 税种如遗产税、财产税等。很多市场经济国家都开征了遗产税,我国还未开征此税种, 在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今天,遗产税的开征具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要充分运用税收手 段,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二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增加我国个人收入的 透明度,使收入工资化和货币化,完善储蓄存款实名制度,建立和推行个人收入申报制 度,减少隐形收入、福利收入和实物收入对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影响。三是加强收入管理, 提高执法力度,减少税收漏洞。法制建设是税收工作的基础,因此对那些不依法征税和 纳税的情况给予严肃处理,使之对征税人和纳税人都具有约束力,根据现行执法情况, 要对情节恶劣的案件公开曝光,以增加法律的威慑力。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贫困阶层的正常生活,在 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稳定器”的作用,但社会 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则使其功效无法有效得以发挥。

目前,我国社会低收入阶层大约有两种:一类是生活上的弱者,如残疾人、精神病 患者;一类是工作竞争上的弱者,如下岗人员、被分流出的农民工等。无论是哪一类弱 者都需要社会的救助。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工作任务异常艰巨。2020年我国将会有6亿多 的城镇劳动力,即使我们保持较低的失业率,也会有相当数量的失业劳动力。由于城镇 化发展的需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增加,老年人口的数量比例也在增多。因此, 44

必须切实完善和贯彻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针对目前城市的下岗职工和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保障他们的生活最低线,防止因 贫困带来的贫富差距恶化而导致的政治后果。

二是逐步建立起覆盖全民多层的社会保险体系。如养老保险,应加大对养老保险的 投入力度,尤其是农村的养老保险必须立足于实际,逐步扩大覆盖范围,通过确立长期 储蓄机制,使农民老有所养。同时也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医疗保险机制,关注农村的医 疗保险。改善农村就医条件,包括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医疗卫生条件等。也要逐步扩大 失业保险范围,在宏观上建立和健全对失业的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服务. 重要的问题应是农村的失业保险问题,由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失业人口队伍不断增加。 我们应积极探索新的镥《度模式,逐步解决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三是扩大社会保障的受益范围。社会保障的受益者不仅要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的职工,还应扩大到私营企业员工、外商投资的中方职工、城镇个体户、自由职业者。 这些人也应该参加政府组织的养老保险。 3.加大扶贫力度

扶贫本身就是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过程。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和实施,会使由于市场 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居民收入方式日趋多样化,从总体上来讲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了,但 那些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成了贫困人口。城市中大量下岗工人和农村中的贫困人口 成为了贫困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收入差距的扩大对贫困人口显然是不利的。对于贫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