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王皮影牛皮耍出大世界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
奏的悲欢离合调,演的历史奸与恶。 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
――普照寺和尚惠明赋诗皮影艺人
“王皮影小吃吧”里,又一场皮影演出开始了
2008年国庆节的一个傍晚,阆中老城最好的华光楼码头地段人声鼎沸,卤菜的摊位前挤满了食客,店招高高悬挂的“王皮影小吃吧”内更是热闹异常:一阵我熟悉的川剧锣鼓声响了起来,雪白的幕布上,凶猛的张飞,骁战的关羽轮流挥刀骑马上阵;鼓点越来越密,关羽与蔡阳的搏斗也越来越激烈,两人的影人时而举手投足,时而挥袖而舞,时而策马扬鞭,时而提刀迎战……
台上演的是著名的川北皮影戏的经典剧目《斩蔡阳》。表演者是我的老朋友、王皮影第七代传人王彪和王访两兄弟。
人们一般把川北皮影分为土皮影、渭南皮影、王皮影三种。王皮影同时也指川北皮影创始人王文坤――王彪的亲爷爷。当年正是王文坤改进了影像较小的渭南皮影,创立了影像更大、造型更生动、剧目更全的“王皮影”,使人物造型更高,头帽相连,头身可更换。
“我们也有川剧那样的‘变脸’,最多可以变三层。不过这是我们的独门手艺,不能外传!”王彪神秘地说。“我们还办了个皮影戏班,每个月给学员发工资,就是为了把皮影戏传下去。现在这个小吃吧也是我们开的,食宿全带。阆中城小,来旅游的80%都要来我的皮影馆,包场看的人也很多。” 我粗略算了一下:茶水费每人10元,演出费用单算,一般每人20至30元,一场皮影演出能坐30人,看演出的多会选择在这里消费或住宿,每天几场演出下来,收益也相当可观。
早在2006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已将川北王皮影列为极度濒危文化遗产类;一年前当地还有媒体推出拯救濒临消失巴蜀绝技的“拯救令”,川北王皮影兄弟位列榜首。不过现在看来,情况有所改变了。
“过去人们将皮影看作下里巴人的小玩意,认为皮影简单。其实,耍皮影要懂得音乐、绘画、雕刻、灯光、舞台效果、动作设计、演唱、编剧、配音等等,缺哪个环节都不行!”
在后台,王彪正全神贯注表演着《斩蔡阳》的尾部,少言寡语的王访趁准备下一个节目《张飞审爪》的一点闲工夫,总算和我聊上了几句。
喧闹的锣鼓声外,临江的平坝上,王家的茶座、凉棚相杂,每张桌子都坐满了纳凉休闲的人。更远的码头边,嘉陵江江水滔滔,灯影绰绰,人声、船声隐约可闻。
别看它只是一张牛皮,要耍好得有巧功夫
川北皮影多借用川剧声腔,同时杂以川北民歌小调;伴奏乐器有鼓、锣、钹、胡琴、唢呐等。因一直根植于川北乡野,无论从外形上、表演上、音乐上都有很强的川北地方特色,极大众化。
而影像当然是皮影的主体。王彪介绍,川北皮影制作材料通常为6至10岁的嫩牛皮,韧性、透明度皆佳。牛皮剥下后须经绷皮、发汗、擂皮、裁料、保水后再刮、磨、洗、刻、着色方成影像。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川北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刻制工具有削刀、削磴、刻刀、钻子、剪刀等,其中光钻子一个工具就可多达两百多支。
比起陕西和北京,四川皮影脸谱造型夸张幅度更大,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