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练 文言文阅读(四)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旧中涓①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②。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游,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而范君因非方士者流也。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为东宫③伴读。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范君知其必且西奔,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将尽厥职焉。乃东宫不知所之,而范君.为黄冠矣。
太华之山,悬崖之巅,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大河之东,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若揖让乎其间,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介子推之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又自是.而东,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④之所在,去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然,作此.记,留之山中。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注 ①中涓:宫中太监。②黄冠:代指道士。③东宫:太子所居之宫,也指太子。④碣石:位于河北昌黎。宫阙山陵:指明朝故都的皇宫和皇陵。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 克:能够 .B.将尽厥职焉 厥:他的 .
C.既反国而隐焉 反:通“返”,回到 .D.相与泫然 泫:雾气潮湿 .
答案 D
2.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作者复国之志的一组是 ( ) ①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 ②挟东宫二王以出也 ③有松可荫 ④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⑤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⑥去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②③④ 答案 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范养民,从小读书,喜好《楚辞》诸子百家及经史文章,涉猎广泛,学问渊博。在朝为官做太子少傅,后来弃官离家来到华山当道士,仍受到当地人们的尊敬。
B.像古代的伯夷、叔齐那样住在山野,采集着野菜,并且互相谦让着吃,这样的生活,本来就是范养民的心愿。
C.即使天气晴朗,雾气散尽,站在华山顶上东望,也仍望不见“宫阙山陵”的半点影子,但范养民一定曾多次长久地东望过。
D.全文的中心是描述庵的规模和环境,主旨是歌颂和赞美庵主范养民的人品和操守。 答案 C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范君因非方士者流也。
译文: (2)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
译文: 答案 (1)但是范先生凭借的并不是方士道人那类人们的道术。(2)(这些)都是范先生希望达到但并没有实现的心愿啊。 参考译文
过去的太监范养民先生,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城北京步行来到华山当道士。几年后,才能够在华山西峰的左侧建立起一所房屋,命名叫复庵。华山附近的贤士大夫们大多都和他交游,环山而居的人们都信任他并尊敬他。但是范先生凭借的并不是方士道人那类人们的道术。他从小就读书,喜好《楚辞》诸子百家及经史文章,大都有所涉猎,成为太子的伴读。正当李自成挟太子和二王将要退出北京城的时候,范先生推知他们一定将要向西走,于是就弃家跑到关中,准备尽自己的职分。可是太子竟然不知到哪里去了,于是范先生成为了道士隐居下来。
华山高耸的山巅上,有亭亭如盖的松树可以成荫乘凉,有肥沃的坡地可以种菜,有清泉可以汲取,不向朝廷纳税,不受其宫观户籍的限制。华山下面的人们有的给他提供木材,所以他能够创建这个庐庵居住。这个庐庵有三间屋,朝向东方来迎接旭日升起。
我曾经在这个庐庵中住过一个晚上,打开大门向黄河东边望去,那首阳山,苍翠高耸,这是古代的伯夷、叔齐二位先贤采摘野菜并忍饿不食周粟的地方啊。好像他们仍在那里作揖互相谦让国君之位。这些本来就是范先生心生羡慕并努力去做的事情啊。从首阳山向东,就是汾河的湾岸,绵上之山,在茫茫云烟之外若隐若现,好像将要看见了。介子推跟随晋公子
逃亡,回到晋国后又隐居在这里了。(这些)都是范先生希望达到但并没有实现的心愿啊。再从这里向东,太行、碣石之间,是已故的大明王朝皇宫皇陵的地方,距离华山遥遥渺渺极目远望也不能望见啊。我和范先生都怅然落泪,写下这篇文章,留在华山中。后来登山的诸位君子,不要忘却范先生的心愿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①
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
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木,移其位让焉。幕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选自袁枚《小仓山.
房文集》)
注 ①鄂:通“萼”,花蕾。②:音wěi,繁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归其原,数日亦死 归:移回 .B.客过而尤之曰 过:指出过错 .C.请具砚削牍 牍:书版 .D.花之怨以死也诚宜 诚:确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