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总结

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总结

篇一:乡镇格化管理的调研报告 西马乡格化管理调查报告

XX年10月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加强全乡格化服务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我乡以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紧紧围绕“村情全摸清、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的工作目标,全乡范围内实行格化管理工作,着力提升全乡务村综合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现将格化管理推行的调研综述如下: 一、村级管理格情况

各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把全乡划分成若干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个格实行动态、全方位管理。

(一)划分格。根据全乡片区实际,把全乡30个行政村划分为34个格,更修村、南白村、西马村和北山晕村每个村两个格,其余每个村一个格。 (二)格长基本情况

对各格实行“一格一长、综合履职”。我乡共有格长34名。年龄结构是:40岁以下的6名,40到49岁的10名,50到59岁的16名,60岁以上的2名;文化结构是:初中29人,高中5人,高中以上的无。 (三)格长职责

着眼于群众实际需要,格明确格长职责,主要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居民遵纪守法,履行法定的义务;采集上报格内综治、信访、计生、民政、就业及安全生产等各类基础信息;通过格巡查,排查各类不和谐因素,上报乡级中心;做好不和谐因素稳控工作,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格内;协助有关部门调处各类

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格内不和谐因素;定期走访格内居民,了解居民的思想动态,做到知百家情、办百家事,全力为居民排忧解难;掌握流动人口动态,开展对重点监管对象帮教工作等。实行格化管理后,不管大事小事,家里事还是村里事,即使是在工作时间外,给格长打个电话,格长就会迅速赶到现场帮助解决,实现了基层有人管事、有人做事的良好局面。格工作开展以来,我乡格长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4起,及时发现并排除各类隐患218处,为困难群体解决各种生活上的困难427余件,为居民代理事件600余件,为老党员、老干部上门服务189余人次。格工作开展以来,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格长管理考核

我乡对格长培训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工作程序、考核办法及我市格管理典型经验等。二是明确格管理工作程序。一般性工作由格长现场处理,并登记备案;需要协调处理的,由格长带回乡级中心商处,再反馈服务对象;突发性工作由

格长立即上报村委会、乡级中心、县级中心及相关部门处理,格长跟踪处理结果。三是实行考核激励制度。对格长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考核实行百分制,格长每月工资的25%部分作为考核工资,根据考核得分按比例发放,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考核工资全额发放;85-90分的,考核工资发80%;80-85分的,考核工资发60%;75-80分的,考核工资发40%;75分以下的,考核工资扣发。 二、构建格信息平台

1、建立基础性台帐,掌握服务对象和工作资源。我乡根据县综治办设计基本信息登记表,在调查摸底登记中做到 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项,对各村所有常住和流动居

2、建立村级事务管理络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加强格化管理,将格融入到全县格信息平台之中,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的宣传作用,及时更新发布内容,以便群众获知最新信息。

三、社区络化管理带来的成效

通过格化管理这一新型管理模式的运行,进一步提升了村两委协调能力,深化村民自治,各村工作取到了显著成效。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合理的 “格”划分,完善的工作络和高效的运行模式,全乡工作重心下移,帖近了居民群众,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全乡治安明显好转。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