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2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第1课时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

第二篇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2018·北京朝阳模拟)下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 B ) A.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 B.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C.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D.东南亚沿岸—西亚沿岸—南亚沿岸 2.北极航道是( A )

A.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 C.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

B.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 D.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

解析:第1题,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经过印度洋,依次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第2题,从图中看,北极航道加强了亚洲东部和欧洲西部之间的联系。

(2018·成都模拟)下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山脉的走向是( A ) A.东北-西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B.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

4.该半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大致是( B )

- 1 -

A.由南向北减少 C.由北向南减少

B.由西向东减少 D.由东向西减少

解析:第3题,从图中三个剖面图的经纬度可知,从南向北,海拔最高处的山脊所在的经度逐渐向东增大,因此该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第4题,结合经纬度可判读,该山脉为北欧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西侧为西风的迎风坡,东侧为背风坡,因此降水由西向东减少。

(2018·邢台模拟)下图为90°经线穿越的四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1板块为( B ) A.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

6.图中1、4板块交界处形成( B ) A.喜马拉雅山 C.落基山

B.安第斯山 D.阿尔卑斯山 B.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解析:根据世界六大板块划分可知,图中1为南极洲板块,2为印度洋板块,3为亚欧板块,4为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使陆地板块抬升形成南美洲西岸的安第斯山脉。

(2017·忻州一中等四校高三联考)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完成7~9题。

7.该大陆最有可能为( C ) A.非洲大陆南端 C.南美大陆南端

B.澳大利亚大陆 D.亚欧大陆

8.推测图④中大陆东岸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D ) A.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D.温带荒漠

9.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 A.地壳运动 C.洋流性质

B.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

解析:第7题,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纬度都达不到45°,故排除A、B,而在45°附近东西距离只有500㎞,只有南美大陆,故选C。第8题,南美大陆东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 2 -

形成温带荒漠植被,故选D。第9题,从图中看由于地壳的隆起使得对气流的影响发生变化,水分条件随之变化,最终影响到植被的变化,故选A。

(2018·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读图回答10~13题。

10.山地M被称为“赤道雪峰”,它是( A ) A.乞力马扎罗山 C.阿特拉斯山

B.德拉肯斯山 D.比利牛斯山

11.山地M山麓地带的植被景观是( B ) A.热带雨林 C.热带荒漠

B.热带稀树草原 D.常绿阔叶林

12.湖泊L西岸地区降水远多于东岸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地形地势 C.赤道低气压

13.图示东部海洋是( D ) A.大西洋 C.北冰洋

B.太平洋 D.印度洋 B.低纬信风 D.植被状况

解析:第10题,属于识记类型,“赤道雪峰”为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第11题,M位于东非高原,为非地带性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第12题,L湖虽位于赤道附近,但该地为东非高原,东岸主要为低纬信风背风坡,降水稍少,而西岸常能受东南信风北移右偏形成的西南季风影响,带来一定降水。第13题,结合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东部海域为印度洋。

二、综合题

1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3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