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黎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文本0621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面临形势

第八条

土地利用结构与特点

1、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陵水县土地利用变更数据,2005年陵水县土地总面积为112124.29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91412.97公顷,建设用地面积9339.79公顷,未利用地11371.53公顷,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81.53%、8.33%、10.14%。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25438.95公顷、园地18094.71公顷、林地45952.65公顷、其它农用地1926.67公顷,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27.83%、19.79%、50.27%、2.11%。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5739.88.7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82.81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345.26公顷、旅游建设用地892.04公顷、特殊用地779.8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61.46%、6.24%、14.40%、9.55%、8.35%。

2、土地利用特点

(1)陵水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土地利用具有典型的热带特点,是我国最早的南繁育种基地,是海南冬季瓜菜生产、海水养殖珍珠主要基地之一,有“天然温室”、“热作种植宝地”之美称;

(2)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质地较优,有机质较丰富,土地适宜性广,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3)陵水热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海湾、沙滩、岛屿、椰林、原始森林、瀑布、温泉等。全县方圆纵横,集山水滩岛之秀美,兼椰

5

风海韵之神韵,是我国建立国际性的热带珍珠海岸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理想基地。

(4)农用地数量占绝对主导地位;建设用地比重较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未利用地占到一成,而其中超过一半为湖泊、河流、滩涂等,说明陵水县目前可供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土地为数不多。

(5)农用地利用结构中,耕地比例较低,林地和园地面积比例比较大;建设用地利用结构中,村镇及工矿用地面积比例较高,特别是村镇用地人均面积较大,而交通运输用地比例偏小。

第九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陵水县为海南东部旅游经济发展带的重要节点,是海南南部滨海度假旅游和生态旅游功能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随着城镇化、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城镇、旅游、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长,土地供求矛盾逐渐尖锐。

2、农地利用效益较低,生产成本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地块小而散,田坎过多,不利于机械耕种;经营模式较为落后,立体农业、设施农业、田园化种植等先进耕作方式尚未普及;部分地区顺坡开垦,不注意水土保持,加上干旱、台风和暴雨等自然灾害,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和耕地质量下降。

3、建设用地低效利用现象突出,迫切要求转变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村镇用地规模过大,布局分散,利用粗放,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用地不足,闲臵用地规模较大。

4、各种土地开发利用过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导致生

6

物多样性破坏,重要动植物生境破碎或边缘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第十条 土地利用效率与潜力

1、农用地效率。1997-2005年,陵水县农用地产出率从0.55万元/公顷增至1.19万元/公顷,增速为14.55%/年。

2、根据“四清查,四对照”调查与评价结果,陵水县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比例约为86%,耕地质量偏低,挖掘潜力较大。

3、建设用地效率。1997-2005年,陵水县建设用地产出率从1.27万元/公顷减至1.18万元/公顷,增速为-0.01%/年。低效利用建设用地801.73公顷,其中城镇低效用地189.76公顷,可调整利用113.84公顷;村镇低效用地611.97公顷,可调整利用面积367.02公顷。

第十一条 未来土地利用趋势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1)2010年,人口总规模达36.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00万人,城市化率33.01%,农村人口24.35万人;2020年,人口总规模达41.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15万人,城市化率45.98%,农村人口22.50万人。

(2)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31.7亿元,年均递增13.4%,人均GDP为10000元;2020年,GDP总值达82.23亿元,2011-2020年均递增10.97%,人均GDP为19743元。

2、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1)热带现代农业建设要求严格保护农用地,优化调整农地结

7

陵水是是重要的南繁育种、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应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加快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冬季菜篮子基地。农业的基础地位和陵水农业的特殊优势要求陵水县必须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调整和优化农用地结构。

(2)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增长

陵水县处于海南东线旅游要道,按照陵水县在海南省旅游体系中的定位,实现以香水湾、清水湾和土福湾、沿陵水河为建设重点,突出以海为载体,以山、岛为两翼,以特有的海山一体的生态旅游模式,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热点。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将加大对建设用地的增长需求。

(3)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增加交通、水利等建设用地

加快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重点发展农村公路和县城道路建设,加大旅游开发区和重大项目所在地的公路建设力度;抓好小妹水库扩建工程,小南平、小妹、梯村等灌区续建配套工程,陵河防洪堤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其建设用地需求也应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4)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意义重大,确保生态用地需求 陵水热带高效农业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作保障。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海岸带防护林建设,必将加大对生态用地的需求。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