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作业管理规定

XXXXXXXX有限公司 IATF16949:2016 三级文件 FMEAs作业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XXX 版 本:A0 生效日期: 制定 审核 批准 注:本程序封面及内文加盖红色受控印章为有效文件 XXXXXX有限公司 标 题:FMEAs作业管理规定 制作部门:研发部 生效日期: 制定: 文件号码:XXX 版 本:A0 页 码:1 / 12 批准: 审核: 修订履历 版本 A0 变更日期 / 变更页码 / 初版发行 变更内容 修订部门 研发部 XXXXXX有限公司 标 题:FMEAs作业管理规定 制作部门:研发部 生效日期: 制定: 1. 目 的 为了确定设计和过程的潜在失效模式,评价潜在失效对顾客产生的后果,以便建立一个考虑预防/纠正措施的优选体系。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设计和过程进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3. 术语和定义 3.1 DFMEA: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的英文缩写,又称设计FMEA。 3.2 PFMEA: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的英文缩写,又称过程FMEA。 3.3 严重度(S):严重度是指失效模式发生时对产品的功能/产品的生产过程或顾客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3.4 频度(O):指某一特定的起因/机理发生的可能性。 3.5 探测度(D):是指产品在投产之前,利用现行控制方法来探测失效的潜在起因/机理的能力评价指标。 3.6 风险系数或风险顺序数(RPN):RPN=S×O×D,即风险系数=严重度×频度×探测度。 3.7 风险系数RPN管理阈值:当RPN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必须进行改善以降低风险及风险系数。规定如下: (1) 当RPN≥100时,必须进行改善; (2) 当RPN<100,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改善; (3) 当严重度S≥9,无论RPN值多大,必须改善。 文件号码:XXX 版 本:A0 页 码:2 / 12 批准: 审核: 4. 职责和权限 4.1 研发部主导制定设计FMEA,APQP小组协助制定,并对DFMEA进行评审和更新。 4.2 工程部主导编制过程FMEA,APQP小组协助制定,并对PFEMA进行评审和更新。 注:APQP小组定义及小组成员构成,见程序文件《APQP控制程序》。 5. 业务流程 见“6 工作流程及内容”。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