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泄泻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

小儿泄泻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

(2015.12)

一、临床资料:

2014年1-12月份收治病人726例,平均住院日3-5天。全部病人均采用保留灌肠、穴位贴敷、推拿捏脊等疗法。结果:治愈708例,治愈率97.5 %,好转18例,好转率2.47%,无效0例,治愈好转率100 %。辨证分型:本组病人入院辨证分型以风寒泻最多见,占85.36%;其次为脾虚泻,占14.55%;其它证型占1.09%。辨证准确率为100 %。总治愈率为100%。 二.、疗效评价:

临床痊愈:大便次数、性状及症状、体征完全恢复正常,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减少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善。

有效:大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的1/2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三、 分析总结:

通过对我科治疗的小儿泄泻病分析,本年度仍以轮状病毒性肠炎占多数,其次是由于喂养不当等因素所致的非感染性腹泻以及饮食不洁所致的感染性腹泻。这二类腹泻病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与单纯应用西医疗法比较有明显优势。目前中医药在治疗小儿泄泻时还存在一些难点, 小儿泄泻变证均属于泄泻中的危重症候,可以直接危及患者生

命。尽管中医药疗法在改善某些症状上也具有独到之处(如恢复患儿肠麻痹情况下的肠动力,以及恢复小肠的吸收功能等方面),但难以保证患儿生命安全并有效治愈疾病,必须采取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失衡、抢救休克等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挽救患儿生命。 四、优化结果:

对于小儿泄泻病的治疗,在确保患儿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将中药穴位贴敷、推拿捏脊等中医药综合疗法及早介入治疗,阻止疾病发展到变证阶段,缓解临床症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