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01609《电子商务》复习题

生鲜电商自建冷链是个坑?

有了以上几组数据,是不是就明白了,缘何一大票的各路人马蜂拥而入冷链领域。当然,京东把自身的冷链物流资源开放出来,看到的也是这个机会窗口。而且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本身就形成了一定口碑,延伸出冷链服务,能借助其品牌形象,是叠加的效应,在物流资源上也是一个“复用”的过程,成本投入远比第三方自建要低很多。

对垂直生鲜电商来说,自建冷链的结果,除非持续“烧钱”,否则很难持续。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的整体落后,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而日本、美国等国家流通率高达80%以上,但由于第三方冷链专业程度不高,规模小,配置差、分散等特征,垂直生鲜自建冷链属于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之举。所以说,这是一种无理性的行为。但如果仅仅是承载自家生鲜商品,投入巨大自建是个不划算的生意。 冷链不拼钱,拼供应链效率

就像当年中国的小宾馆林立,结果一夜春风来,快捷酒店起来后就被革命了。第三方冷链物流领域,也面临这个一个拐点。对于顺丰、京东这样的物流配送平台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所以京东选择此时开放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就是希望成为拨乱反正者,通过升级冷链物流产业,成为冷链领域的龙头。

而市场上一旦出现专业、成熟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自建的玩法就会终结,因为冷链玩起来绝对不是一个三脚猫功夫。比如京东的物流系统,全国7大物流中心,196个库房、4760多个自提点和配送站,只需要在骨架和节点、末端升级,生鲜冷链配送覆盖城市就能完成,其成本和效率能降到更低。另外,这里面还有一个误解,冷链物流不是简单的购买冷藏车、建几个冷藏仓储基地和配送体系那么简单,能否将损耗率降到最低,降低冷链成本,背后拼的是其实是冷链供应链体系的效率,钱是其次,这才是核心竞争力。所以京东在发布冷链物流时就谈到了,要通过大数据能力,通过数据交互,提高对物流资源的管控和使用效率,降低空驶率,提高响应速度,特别是根据生鲜农特商品的订单和生产基地,进行弹性、智能的调拨。 (节选自电子商务中心)

阅读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9. 请分析自建物流的优劣势。

10. 请分析企业应如何选择物流模式?

11. 结合生鲜电商,你认为企业该如何进行物流模式选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