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总说明 - 图文

347省道宿迁泗阳至宿城段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说 明 书 第 1 页 共 79 页

1.1任务依据

(1)宿迁市交通局“347省道宿迁泗阳至宿城段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委托书”;

1 概述

347省道是我省新一轮干线公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功能是与安徽省对接,在睢宁北部地区形成新的出省通道,加强睢宁、宿迁、泗阳之间的联系,策应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从宿迁市路网布局看,规划347省道也是宿迁未来向南发展的城市框架,承担着引领城市南部地区发展的重任。从347省道规划走向看,沿线串联

(2)《347省道宿迁泗阳至宿城段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

(3)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下发的《省交通运输厅关于347省道宿迁泗阳至宿城段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苏交计[2013]220号)。

宿迁东南部城市泗阳县、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一大热点地区洋河新城、宿城区最南面的重要经济节点龙河镇,对于改善这些地区对外出行及相互联系交通条件而言,也将发挥巨大作用。

本次设计路线起自泗阳西的303省道,向西经临河、仓集、洋河新城,跨越盐徐高速公路后后,经罗圩乡,止于龙河镇东204省道与原121省道交叉处。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

(4)《省发展改革委关于347省道宿迁泗阳至宿城段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苏发改基础发[2014]112号)

1.2设计标准

1.2.1技术指标

根据本项目的工可批复意见,347省道宿迁泗阳至宿城段采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城镇段适当加宽,其主要技术控制见表1-1。

主要技术指标控制表 表1-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公路等级 设计速度(km/h) 路基宽度(m) 最小平曲线半径一般值(m) 不设超高的最小平曲线半径(m) 最大平曲线半径(m)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m) 停车视距(m) 最小坡长(m) 最大纵坡(%) 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 路面横坡 桥涵设计荷载 桥面净宽 设计洪水频率 项 目 一级公路 80 24.5 400 2500 10000 70 110 200 5 凸4500 凹3000 行车道2%,土路肩4% 公路-I级 2×11m 1/100 技术指标 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图 复核: 审核: 审定: CI-1(1/79)

347省道宿迁泗阳至宿城段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说 明 书 第 2 页 共 79 页

(21)部颁《公路工程岩土试验规程》(JTG E41-2005)

(22)部颁《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23)部颁《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4)部颁《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25)部颁《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 E50-2006) (26)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7)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28)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29)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0)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1)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 (32)部颁《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2009)

(33)部颁《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土建)》(JTGF80/1-2004) (34)部颁《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机电工程)》(JTGF80/2-2004) (35)国颁《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 50162-92)

(36)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 (37)部颁《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

(38)部颁《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 B06-01-200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

(39)部颁《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 (40)部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号)

(41)部颁《公路基本建设工程交通工程概(预)算编制的规定》(公设技定[2000]285号)

(42)苏交质〔2008〕32号《关于调整我省交通建设工程人工费单价的通知》 1.2.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设计中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的规定,主

1.2.2规范、规程

本次勘察设计采用和遵循的标准、规范及规程均为现行有效的国颁和部颁标准,设计文件编排及图表内容、格式参照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2007版)的规定编制,在勘察设计工作中同时参考:《江苏省干线公路勘察设计指南》。

(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部颁《公路自然区划分标准》(JTJ 003-86)

(3)部颁《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4)部颁《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T B04-2010) (5)部颁《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 (6)部颁《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7)部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8)部颁《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3) (9)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10)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1)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11) (12)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050-2006)

(13)部颁《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 (14)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5)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6)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7)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18)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 D81/T-2006) (19)部颁《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20)部颁《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

复核: 审核: 审定: CI-1(2/79)

347省道宿迁泗阳至宿城段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要执行的条文如下:

(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第6.6.1条、第6.6.2条、第6.7.2条、第7.9.1条、第12.2.6条。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050-2006)

第1.0.5关于设计理论与方法以及4.2.4关于沥青砼水稳性的规定。 (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说 明 书 第 3 页 共 79 页

1.3测设简况

1.3.1测设经过

接到项目初步设计任务后,我院立即组建了项目组,成立了室审及院审专家组,编制了工作大纲,制定了质量创优措施和进度计划。

在本项目的测设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公路设计新理念,采用先进的勘察设计手段,精心组织、精心设计,实现 “人本、创新、节约、创优”的设计目标,即要求设计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原则,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及我院相关科研成果,实现“节约资源、降低造价”的目的。测设工作如下:

1.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1)成立项目组,编制项目工作大纲; (2)收集相关的研究报告及基础资料; 2.纸上定线

在1:1万地形图及卫星图片上,根据工可报告、批复意见及其他基础资料,初步拟定路线基本走廊、路线方案。通过现场踏勘,并与沿线各市、县有关部门进行初步接触和座谈,倾听地方意见,在工可推荐的路线走廊带内,进行路线方案的修改完善工作。项目组于2013年8月3日再次征集交通主管部门和地方意见,基本稳定了路线方案。经室审后确定地形图航空摄影航带。

3.控制测量及地形图航测

由测图单位进行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航摄和测绘1:2000地形图,根据提供的路线航带确定航摄范围,进行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布设和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测区平面采用1980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8°30′,分两级布设GPS控制网。

第一级为E级,精度相当于现行国家测量规范中的四等网。平面控制点在路线中心两侧交叉布设,点位均选择在通视条件好、易保存处,GPS点沿线路两侧每隔3~4km 布设一对。第二级为F级,作为E级网的加密,精度相当于5″级。

复核:

审核:

审定:

CI-1(3/79)

第4.2.1条第1、2款;第4.2.2条第1款;第5.2.1、5.2.2条;第8.2.1条第1款为强制性条文。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第3.0.6条关于砼弯拉强度的规定。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第3.1.7、3.3.1、4.1.7、4.3.1、5.1.6、5.3.1等条关于基层强度及压实度的规定。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第4.3.1、4.3.2等条关于荷载标准的规定。 (7)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J D61-2005)

第3.2.1、3.3.1、3.3.2、3.3.3、3.3.4、4.0.3、4.0.4、5.3.4等条文关于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各种圬工材料强度设计值等的规定。

(8)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第3.1.3、3.1.4、3.2.2、3.2.3、5.1.5、6.3.1、9.1.12、9.4.1等条文中关于极限承载力、砼强度、钢筋强度、各种荷载组合下的安全系数、裂缝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净距、锚固长度、配筋率等规定。

(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第4.1、4.4.3等条文。

(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第5.5. 2、8.6.3等条的规定。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

347省道宿迁泗阳至宿城段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说 明 书 第 4 页 共 79 页

2013年9月下旬,项目组汇总整理了全部外业勘察和调查资料,对外业成果进行了审查验收。项目组根据专家审查意见,补充收集了相关调查资料,在完成路线和重大工点、关键点踏勘和调查的基础上利用航摄中间成果,进一步优化路线,经院审确定了项目路线方案,并开始了初步设计方案拟定工作。

项目组在掌握勘察和调查资料基础上,分专业对初拟主要设计方案进行反复、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在主要技术人员进行充分探讨沟通达成统一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初步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案,并提请室审和院审。综合专家意见,对初设方案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7.完善初步设计工作

初设方案稳定后,初步设计工作全面展开。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编制办法的要求执行,期间进行了严格的复审核工作,关键阶段均提交了院内专家进行审查。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1985国家高程体系,直接在GPS点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测设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3)地形图测绘,采用航测综合法成图,成图比例1:2000,基本等高距1m,调绘宽度为线路两侧各200m,线形不稳定的路段增加测绘宽度,起、终点路段增加测绘长度。

4.确定初测路线方案

2013年8月5日,项目组在完成路线和重大工点、关键点踏勘和调查的基础上利用航摄中间成果,进一步优化路线,经院审确定初测路线方案。

5.初测与外业调查

2013年8月8日至8月11日,外业勘察人员分别进驻现场进行初测与外业调查工作,并同时完成外业资料的校审和检查。外业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路线测量,包括道路中心线测放、中平测量、横断面测量、被交叉道路测量、桥涵测量等,同时对相邻工程进行了坐标和高程联测。为保证勘察设计质量,结合本次数字化三维地模设计,利用GPS-RTK系统,按照20m一个横断面的间距对地面进行了数据采集。

(2) 外业调查,主要包括桥涵调查、路线交叉调查、征地拆迁调查、取土及排水调查、临时工程调查、筑路材料调查及施工组织、概算资料调查。外业调查期间,项目组多次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调查了解市、县城镇总体规划和实施情况,以及沿线被交道路等规划情况,充分征求了各方意见,并就主要方案进行沟通。

(3)地质勘察,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要求,对沿线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绘和大量的勘探和试验工作。根据不同地貌地质单元、不同工段,合理布置勘探点,一般路基孔每300~500m布设一个,对于桥位勘探一般则根据河沟的大小、性质和桥长等因素分别确定,中小桥布孔1~2个,大桥2~3个(跨河大桥至少有1个水中孔),大桥根据桥梁长度适当增加钻探孔数量。钻探孔的深度参照相近工程,小桥孔深30~35m,中桥孔深40~45m,大桥孔深45~60m,所有勘探孔均钻穿软土层。在地质变化较大处,适当增加了静力触探孔,以了解地质变化的情况。路桥两用孔间距不大于500m。

6.拟定设计方案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

1.3.2完成主要工作量

初步设计阶段,我院项目组实测了A线、B线,勘察和调查路线里程合计约62.85km,主要的工作量如表1-2所示。

初测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表1-2

序号 1 2 3 4 勘察与调查项目 平面控制测量E级点 平面控制测量F级点 高程控制测量四等水准测量 地形图测绘 中桩三维放样 机械钻孔 静力触探孔 5 原状土样 扰动土样 水样 单位 个 个 km km 点 个/进尺 个/进尺 件 件 件 2工作量 17 47 34 18 2349 47/1648.85 73/1096.2 744 144 4 备注 1.4项目概况

1.4.1路线总体走向

本次设计推荐路线起自泗阳西与303省道交叉处,然后向西利用预留通道穿越泗阳

复核:

审核:

审定:

CI-1(4/79)

347省道宿迁泗阳至宿城段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说 明 书 第 5 页 共 79 页

目的泗阳南环段路线起点方案存在不确定性,具体的方案需结合267省道线位统筹考虑。

因此,本次设计考虑分期方案,即泗阳南环段(267省道至303省道段)作为二期设计,本次设计作为一期设计,选择与303省道交叉处为设计起点。

本次设计起点 项目起点方案 木业园区后,紧临盐徐高速公路布设,自临河、仓集南绕越至洋河新城,利用洋河新城规划南环布设,路线依次与洋青路平交,下穿宿宿淮铁路,跨越民便河、盐徐高速公路后,自罗圩乡北绕越,止于龙河镇东204省道与原121省道交叉处,路线里程41.0km。

1.4.2主要控制点

1.路线起点

根据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11—2020)(2012年11月),347省道宿迁段起点在盐徐高速公路和京杭运河之间与303省道衔接, 303省道向南连接泗洪、向北与245省道相接,245省道纵贯宿迁市全境,连接沭阳、泗阳, 303省道泗阳城区段是泗阳城市的西外环和北外环,本项目与303省道衔接,可顺利与多个县级经济结点相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现项目与泗阳城市环线的便捷联系,便于本项目加强睢宁、宿迁、泗阳之间联系的功能的发挥。

而根据泗阳县路网,现状路网主要有325省道、临河发展大道、意杨大道与303省道衔接,规划路网有泗阳规划南环及规划267省道。根据泗阳县城市总体规划,未来303省道构成泗阳县的北环和西环,规划267省道构成泗阳县城的东环,与泗阳规划南环构成泗阳县城市环线。因此从起点区域现状及规划路网布局看,347省道构成泗阳县南环能更有利于环线功能的发挥;因此为保证项目路线与规划及起点区域路网的相互协调衔接,工可研究将347省道东延至与规划267省道交叉处,即增加泗阳城区南环段(图1-2中虚线部分)。

因此,本项目起点选择泗阳东与泗阳东环267省道交叉处。

由于目前267省道正在进行前期研究,具体的推荐路线方案尚未确定,因此,本项

图1-2 省道网规划项目起点示意图

2.路线终点

根据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11—2020)(2012年11月),347省道泗阳至宿城段终点位于原121省道宿迁与睢宁交界处,该方案一方面有利于睢宁段347省道的顺畅布设,同时有利于与安徽段302省道的便捷对接,能够充分发挥本项目出省通道的功能,本次研究认为项目终点选择在该位置是合理的。

同时,宿迁、徐州两市对该方案均表示认可,故本项目终点选择在原121省道宿迁睢宁交界处。

而目前原121省道宿迁睢宁交界处至204省道段目前为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该段长5.24km,可完全利用,因此,本次初步设计终点选择在龙河镇东原121省道与204省道交叉处。

图1-3 路线起点方案示意图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

复核: 审核: 审定: CI-1(5/7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