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土保持方向)案例题整理

.

(1)四川盆周北部低山位于盆周北部低山地带,坡面长、坡度较大。因属秦巴山地,海

拔较高,人均耕地少,群众的耕地已从坡脚扩展到坡顶。土壤为山地黄壤,土层浅薄,加之山高坡陡,降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

对策:山顶上建设水源涵养林,山腰建设水土保持林,山脚建设水土保持经济林,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并解决当地群众的收入问题。

(2)

编制水土保持可行性研究,首要工作任务是什么?

A 明确建设范围与规模、总体防治布局方案比选 B 初拟建设范围与规模、总体防治布局方案比选 C 明确建设范围与规模、估算投资和经济评价 D 初拟建设范围与规模、估算投资和 经济评价 答案 A、C 见教材P69

(3)题干:某县开展水土保持规划,该地区为亚热带润地区,海拔

1000-3000m,

境内年均降水量800-1500mm,全区降水量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区内有一江水通过,区域北部中高山地区,降水量小,为干热河区,耕地资源明显不足,多陡坡种植,人口较少,水电资源丰富,开发强度大;中游为土石山丘陵区,有山间平坝地,为人口相对集中,耕地资源明相对不足;县城位于某江出口,地势相对平坦,人口集中。全区土壤侵蚀模数800~1000t/km2.a,森林覆盖率达50%,中游地区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近年因过度的资源开发,导致人为水土流失剧增。

1 根据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对全县进行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划分指标应重点考虑: A、降水、植被恢复条件、水土流失 B、水资源、水土流失、资源开发 C、水资源、植被恢复条件、资源开发 D、降水、植被恢复条件、资源开发

专业资料

.

答案:D

监督区主要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矿产资源与水电资源,A可排除;B考虑水资源好像对,其实水土保持植被恢复主要是降水问题,干热可谷虽然水资源丰富,但降水量不行植被恢复分困难;C、D均未提出水土流失,但该地区水土流失并不严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是资源开发引起的,资源开发本身已考虑了水土流失问题,水资源与水电资源开发是紧密相关的,植被恢复条件好坏实际已考虑了降水问题,因此D对。 2、全县水土保持工程总体上包括:

A、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 B、水源地水土保持工程、生态修复工程

C、坡改梯及坡面水系工程、水源地水土保持工程 D、坡改梯及坡面水系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答案:

大家分析一下,哪个对

D对,大家可以分析一下该流域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力资源开发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问题,二是流域内人口不少,但山高坡陡、土地缺乏,且多陡坡种植。因此D解决这两大问题,水源地问题题干未讲是水源地,只是说水力资源丰富,生态修复主要是针对人口较少高山远山地区,该流域这也是一具问题,但不是突出问题。(王治国)

(4)某市国土总面积3万km2, 总人口300万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量

1000-1600mm, 地势呈自西向东倾斜。西部地势高,海拔最高1500m,中部为低山岗地区,海拔50-500,中部有一条河流通过,西部森林覆盖率高,有一座中型水库,为该市的供水源 地;大部分城镇分布于河流两侧,城镇工业十分发达,两侧低山区为农业区,产业开发以桔、茶为主,已形成规模产业,南部低山区以农业为主,坡耕地多,水土流 失

专业资料

.

较为严重,近年来发现了大型铝矿,露天开采规模大,矿田面积占150km2, 地方经济呈高速发展态势,土地开始流转,规模集约农业经营,使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1)该市开展水土保持规划,应为分几个区 A 3 B 4 C 5 D 6

(2)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最基本原则应是加强:

A、保护水源地和实施坡改梯工程 B、经济林地水土保持和执法监督 c、经济林地水土保持和实施坡改梯工程 d、保护水源地和执法监督 (3)对矿区排土场实施植被恢复措施,以下哪项树草种选是合适的 A、湿地松 马桑、三叶草 B 樟子松 相思、沙打旺 C 罗汉松、沙棘、三叶草 D 思茅松、木荷、沙打旺 (4)该矿的赤泥库挡墙防护极为注意的应是

A、反滤与排水措施 B、稳定和地基处理 C、稳定与防渗措施 D、型式与外观处理 答案:caac

(1)规划按土地利用类型分区,西部水源地、城镇区、经济林地区、南部农业坡耕地区,一个工矿区、总共五个区,选c;

(2)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应首先应实施于西部水源地保护区、南部农业坡耕地区,故保护水源地和实施坡改梯工程是保证当地生态环境的基本措施。执法监督应该不属于综 合治理。故选a;

(3)樟子松、沙棘、沙打旺适合北方生长,根据植被地带性特点,A项中各项均适合南方生长,故选a;

(4)反滤层一般多用于土质水工建筑物,本工程尾矿库的挡渣墙不适合用此类建筑,赤泥库含有氧化铝成分,易造成地表、地下水体污染,因此库内排水体需 要进行治理后才能排放,所以防渗是必须的,加上尾矿库的设计原则以安全为主(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 2006-2005),尤其是本项目涉及到下游有人群居住、农业生产等。故选C

(5)北方某流域河源上游为中高山土石山区,平均海拔2600m,降水量500mm,24

专业资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