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有效途径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有效途径

科研论文:浅谈小班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有效途径

【摘要】幼儿期是塑造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本文通过生活游戏、教育活动、教师的榜样示范、家长的合作、正面引导等,层层深入的阐述了幼儿使用礼貌语言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礼貌、教育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不起,没关系”看似再简单不过的礼貌用语了,幼儿学说这句话也许只要几分钟就会了,使用这句话也不难,可如何将这句话渗透到幼儿的心灵深处,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和家长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一、在生活游戏中理解礼貌用语

新《纲要》明确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语言说教。”如:在组织幼儿玩娃娃家时,娃娃家地方小,蒋周励和纪言言这两个抱娃娃的“妈妈”总是容易撞到,一会儿蒋周励抱着娃娃找我来报告,一会儿纪言言抱着娃娃找我来报告,我就开导她们,先撞到别人的妈妈应该说什么?被撞到的妈妈又应该怎么说?两位妈妈很快就明白了,一会儿我就听到她们在“对不起,没关系”的欢乐气氛中玩着游戏。这样不仅解决了幼儿游戏遇到的矛盾,更增加游戏活动的氛围,还理解了礼貌用语的真正含义。

二、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礼貌用语

幼儿的学习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空洞的说教是行不通的,我们就通过教学活动来渗透,我们针对礼貌教育开展了综合活动《有礼貌的小鸡》、《宝宝有礼貌》、社会活动《我会讲礼貌》,还通过故事《四个好伙伴》、《神奇的话》组织幼儿进行童话故事表演等等。在上《有礼貌的小鸡》这节课时,我们设计了几个问路的环节:(一)

小鸡过山洞,学习礼貌用语:请问,去小兔家怎么走?(二)过小桥,巩固礼貌用语:“请问,去小兔家怎么走?”(三)到小兔家,轻轻把门敲“礼貌做客”。幼儿很快就学会了:“你好、请问、谢谢、请进、再见”等日常礼貌用语。在教学、游戏以及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又如:可以在起床时请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游戏时,安排并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等,在以上活动中谁表现好,老师就表扬谁,让孩子明白互相帮助是好事,老师会喜欢,小朋友也会喜欢。通过这样的一些小事,使幼儿在帮助、关爱他人之中得到乐趣,从而使好习惯巩固。

三、在榜样示范中积累礼貌用语

小班幼儿的特点尤为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今天早晨我刚进教室就听见谷家园对蒋先好说:“现在我做李老师、你做郭老师。”谷家园:“郭老师请帮我把钢琴的插头插好。”“好的。你等一会儿,我把茶杯放好。”将先好装作郭老师的样子说。一会儿:张沈进来了,谷家园:“张沈,快叫老师呀,我是李老师。蒋先好是郭老师。”张沈还真的像模像样:“李老师早!郭老师早!”一会儿,三人都笑着跑开了。可见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如此之强。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时时、为人处事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作用。幼儿自己的经验也是学习文明举止的源泉。幼儿观察同伴行为的好坏,比评定自己行为的好坏要快,而且看得清楚。我就有目的的对小班幼儿行为加以引导,只要幼儿有礼貌的行为我都会告诉小朋友自己的新发现,渐渐的他们通过评定别人行为的好坏和自己的模仿,从而积累了经验和学习掌握了文明礼貌的方式。

四、在家园合作中巩固礼貌用语

培养孩子

>>闁诲繒鍋炲ú鏍閹达箑绀傞柕濠忛檮閻庯拷<<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