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六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热容量 2.土壤导热率 3.土壤温度年较差 4.气温 5.三基点温度 6.农业界限温度 7.有效温度 8.有效积温 9.保护地 10.活动温度 11.活动积温 12.积温 二、填空题
1.土壤的热特性主要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一日内土壤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__________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__________。
3.土壤表面月平均温度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__月和__________月,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___月和__________月。
4.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一天中,距地面1.5 m高处空气的最高温度通常出现在__________时,最低温度出现在__________。 6. 一年中,大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__月和__________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月和__________月。
7.如果气温的变化超过了植物生育的上限或下限,植物生命活动停止,这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___。
8.积温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当前在农业生产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保护地有四大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升高而__________,气温的年较差随纬度升高而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一般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在__________,发育的温度范围在__________。 A 5℃~40℃ B 0℃~20℃ C 10℃~20℃ D 10℃~35℃ 2.土壤温度的日变化中,最高、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延后,约每增深10 cm,延后__________小时。
A 0.5~1.5 B 1.5~2.5 C 2.5~3.5 D 3.5~4.5
3.土壤温度的年变化中,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延后,大约每加深1 m推迟__________天。
A 5~10 B 10~20 C 20~30 D 30~40 4.日较差为零的土层深度是__________cm。
A 50~60 B 80~90 C 80~100 D 90~100 5.土壤年温不变层,中纬度地区为_______m。
A 20~25 B 15~20 C 5~10 D 1~5
6.当在土壤中导入一定的水分时,土壤容积热容量、导热率__________。 A 不变 B 提高 C 降低 D 不稳定
四、判断题
1.潮湿的土壤导热率大,容积热容量大,昼夜温差小。( ) 2.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温度日较差增大。( ) 3.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温度年较差减少。( )
4.在白天或夏季,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类型,称为辐射型。( )
5.气温日较差比土壤温度年较差小,且距地面越高,日较差越小。( ) 6.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日较差大,瓜果含糖量较多。( ) 7.气温年较差在云量和雨水较多的地区相对减小。( )
8.农村冬天窖贮菜,高温季节窖贮禽、蛋、肉就是利用了土壤深层温度变化较小的特点。( ) 9.地面最低温度表的感应液体为酒精。( )
10.土壤温度的观测顺序是:地面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曲管地温。( )
11.地面最高温度表安装先放头部,后放球部,基本水平,但球部较高。( ) 五、简答题
1.说明0℃、5℃ 、10℃、15℃四种农业界限温度的标志意义。 2.举例说农业生产中调节温度的农业技术措施有哪些?
六、计算题 1.某早稻品种,从播种到出苗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2.0℃,播种8天后出苗,这8天的日平均气温分别为:12.5℃、11.5℃、12.5℃、13.6℃、14.6℃、15.0℃、15.6℃、14.0℃。求该品种从播种到出苗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2.某气象站观测2月6日20时的气温14℃,2月7日08时、14时、20时的气温分别是4℃、10℃、12℃,最低气温为-2℃,求出2月7日的日平均气温。
答案
二、填空题答案
1. 土壤的热容量,土壤的导热率 2. 3. 4. 5. 6. 7. 8. 9.
13:00,日出之前 7,8, 1,2
日射型,辐射型,过渡型 14:00—15:00,接近日出时间 7,8,1,2 致死温度
活动积温,有效积温
地面覆盖,阳畦,塑料棚,温室
10. 降低,增大
三、选择题答案
1.A、D 2.C 3.C 4.C 5.B 6.B
四、判断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五、简答题答案
1.0℃——土壤解冻或冻结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在0℃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农耕期。
5℃——温带植物开始或结束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植物生长期。
10℃——喜温植物开始播种与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10℃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喜温植物生长活跃期。
15℃——喜温植物开始旺盛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1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喜温植物适宜生长期。 2.(1)保护地栽培措施;(2)营造农田防护林带;(3)松土和镇压耕作措施;(4)灌水调温和烟雾增温措施。
六、计算题答案
1.(1)活动积温 = 12.5+11.5+12.5+13.6+14.6+15.0+15.6+14
= 109.3(℃)
(2)有效积温 = (12.5-12)+(11.5-12)+(12.5-12) +(13.6-12)
+(14.6-12)+(15.0-12)+(15.6-12)+(14.0-12) = 13.3(℃)
2.日平均气温=[1/2(当天最低气温+昨天20:00气温)+8:00,14:00,20:00气温之和]÷4
=[1/2(-2℃+14℃)+4℃+10℃+12℃] ÷4 =32℃÷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