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4(第8~10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设备管理中,可靠性标志着机器在其整个使用周期内保持所需质量指标的(B)。
A.特征B.性能C.完好性D.能力
2.可靠性工程通过研究设备的初始参数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预测设备的行为和(A)。
A.工作状态B.事故情况C.磨损特性D.故障概率
3.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后,可以变“事后维修”为“事前维修”,变“计划维修”为(B)。
A.定期维修B.预知维修C.更新维修D.随时维修 4.设备磨损的第一阶段,磨损的特征是(B)。 A.持续性磨损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均匀磨损
5.如果设备的磨损处于第三阶段,则应采取的措施是(B)。 A.加强保养B.更新改造C.按时检测D.按操作规程运行 6.设备修理,是指修复由于日常的或不正常的原因而造成的设备损坏和(D)。
A.经济性能降低B.零件失效C.使用条件降低D.精度劣化 7.设备的使用费用处于合理界限之内的设备寿命称为(B)。 A.物质寿命B.经济寿命C.技术寿命D.折旧寿命
8.在5S活动中,对生产与运作现场的各种物品进行彻底的清理,把长期不用和报废的物品全部、干净地清除出去,对有用的东西,按实际需要,摆放好,这种活动称为(A)。 A.整理B.整顿C.清扫D.清洁 9.清扫过程是一个(B)的过程。
A.划分辖区B.发现问题C.分清责任D.清点
10.素养是要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活动后在达到一种(B)。 A.常态B.思想境界C.习惯D.制度 活动的核心是提高(D)。
A.自觉性B.思想境界C.精神面貌D.素养
12.在定置管理中,物与场所的结合主要是强调(A)。 A.固定位置B.定置图C.自由位置区分D.现场标志 13.定置管理的三要素是(A)。
A.人、物、场所B.人、场所、图C.人、物、标志D.场所、标志、物 14.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供应链的(B)。 A.效率B.成本C.时间D.信息
15.以渠道顾客订单为前提的订单物流模式是(C)。 A.戴尔模式B.丰田模式C.海尔模式D.日立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
1.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就设备技术经济性来说,主要指标有(BC)。 A.设备保养率B.设备完好率C.设备故障率D.设备磨损率E.设备维修率 2.设备的磨损主要形式有(BE)。
A.技术磨损B.无形磨损C.消耗性磨损D.破坏性磨损E.有形磨损 3.设备修理的方法主要有(ACD)。
A.标准修理法B.维修修理法C.检查后修理法D.定期修理法E.保养修理法
4.设备寿命指标有(ABC)。
A.经济寿命B.技术寿命C.折旧寿命D.重置寿命E.物质寿命 5.生产与运作现场管理的特点包括(ABCDE)。 A.基础性B.系统性C.开放性D.动态性E.群众性 6.生产与运作现场管理的任务有(ACE)。
A.工序管理B.信息管理C.物流管理D.标志管理E.环境管理 活动常用的工具有(ABCDE)。
A.红牌B.看板C.定点拍摄D.推移图E.检查表 8.在定置管理中,物的定置三要素体现在(ABC)。
A.物的存放场所B.物的存放姿态C.现场标志D.人与物的结合E.物与场所的结合
9.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ABD)。 A.批量物流B.订单物流C.配送物流D.准时物流E.双向物流 10.敏捷制造体系结构的要素有(ABE)。
A.生产技术B.管理C.虚拟企业D.资金E.人力资源 11.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想是基于产品结构的(BC)。 A.互补性B.相似性C.通用性D.标准化E多样性 三、简答题
1.简述设备管理的发展。
答:发展趋势:1设备管理信息化,2设备维修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3可靠性工程在设备中应用4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5从定期维修向预知维修转变。
信息化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促进设备维修的专业化、社会化、预知维修离不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