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附教学反思:1.2 展开与折叠

1.2 展开与折叠(第1课时)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展开与折叠”是《丰富的图形世界》中继“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对立体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在小学学过简单立体图形及其侧面展开图。本节主要研究正方体的展开图,研究过程中充满着大量的操作实践活动,同时,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求知欲较强的特点,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积极性高,因此,参与有关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应该是比较高的。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是从正方体纸盒的展开体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正方体的十一种平面展开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找出正方体十一种展开图的特征。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正方体展开图的基本特征。同时让学生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而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旨在进一步认识棱柱的展开图;了解一些特殊几何体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充分的实践,使学生能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充分经历实践、探索、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展开,展成平面图形;

难点: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将一个正方体展成平面图形,并用语言描述其过程。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第二环节:动手操

作、探求新知;第三环节: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第四环节:巩固基础,检测自我;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内容: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正方体形状的盒子.将纸盒完全展开后形状是怎样的?

目的:通过学生熟悉的纸盒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效果: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起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内容: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能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吗?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与同伴进行交流.

1、教师布置活动任务: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小正方体纸盒沿某条棱任意剪开,看看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注意强调在剪开正方体棱的过程中,正方体的6个面中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它面相连。

2、学生分组进行裁剪,教师巡视。并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再贴),可以得出11种不同的展开图:

3、教师用电脑演示剪开的方法,设问:能否将得到的平面图形分类?你是按什么规律来分类的?

学生讨论得出分为4类:

第一类,分三排,有三种情形:中间为四个,两侧各一个,共六种;中间为三个正方形,上为两正方形,下为一正方形.此时下一正方形可以在任何位置,共三种;中间为两个正方形,上为两正方形,下为两正方形,此时只有一种情况;第二类,分两排,此时只有一种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任何正方形组合不能是田字形。

4、教师再次设问:既然都是正方体,为什么剪出的平面图形会不一样呢?

学生观察手中图形,小组讨论得出同一立体图形,按不同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不一样的。当然,也有的表面上看似不同,但通过转动、翻转可得相同。 5、一个正方体要将其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必须沿几条棱剪开?

学生讨论,由于正方体有12条棱,6个面,将其表面展成一个平面图形,面 与面之间相连的棱有5条(即未剪开的棱),因此需要剪开7条棱。

目的: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动脑思考,仔细观察这十一种展开图的特点,能够快记忆正方体的展开图。

效果: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气氛热烈,通过小组讨论,得到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 第三环节: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

内容:1、把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你能得到下面的些平面图形吗?

2、下面哪一个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得到正方体?

目的:在学生掌握正方体十一中展开图的基础上,应用正方体展开图特点,能够快速识别正方体的展开图。

效果:学生在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基础上能够快速辨别正方体的展开图。 第四环节:巩固基础,检测自我

内容:1、下列图形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形的子.折好以后,与 1 相邻的数是什么?相对的数是么?先想一想,再具体折一折,看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