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九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银川九中2017届第四次模拟试题化学部分

高三理科综合试卷 命题人:张晓红 丁玉芳 郭宝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及其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能提高肥效 C 漂粉精能漂白有色衣物等 可燃冰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清D 洁能源 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2ICl(g)应过程如下:

①H2(g)?ICl(g)②H(g)?ICl(g)③HClI(g)④I(g)?I(g)CH4完全燃烧,不产生烟尘 物质用途 高纯硅常作太阳能电池材料 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铵盐与K2CO3在水中发生双水解,有利于NH3逸出 原理 硅是电的良导体 ClO?具有强氧化性,氧化色素 2HCl(g)?I2(g) ?H=akJ?mol?1。其反

HClI(g)?H2(g)(慢) HCl(g)?I(g)(快)

HCl(g)?I(g)(快)

I2(g)(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反应的速率由反应①的速率决定 B.反应④的焓变小于0

C.HC1I是上述总反应的催化剂 D.正反应活化能Ea1与逆反应活化能Ea2?1之差为a kJ?mol

9.脱落酸具有催熟作用,可延长鲜花盛开时间,脱落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脱落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脱落酸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

C.等量脱落酸与足量的NaHCO3、Na反应,放出CO2与H2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n(CO2):n(H2)?2:1

D.脱落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0.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实验操作 向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SO2 B C D 将一块铝片插入浓硫酸中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振荡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现象 溶液由红色变浅红色或无色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黄色变蓝色 下层显紫色 结论 COOHOOHSO2具有漂白性 铝片与浓硫酸不反应 氧化性Fe2??Cu2? 原溶液中含有I ?11.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处理酸性废水中的Cr2O7,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石墨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2?Fe3?

2Cr3??6Fe3??7H2O

2?2?2??C.除去Cr2O7的反应:Cr2O7?6Fe?14HD.随着电解的进行,石墨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会减小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R、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

图所示,只有R为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R和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序:Y > X > R

B.Y分别与R、X组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R和Z组成的化合物能使水电离的c(H)?c(OH)增大

D.Y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低于Z的氢化物的沸点

??X Y Z 13.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常温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弱酸的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 K1?4.3?10?7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4.9?10?10 K2?5.6?10?11 常温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盐溶液的pH:pH(CH3COONa) > pH(NaHCO3) > pH(NaCN) > pH(Na2CO3) B.pH= 11的NaOH溶液和pH =11的Na2C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NaCN、CH3COONa溶液中,两溶液中离子总数相等

?D.Na2CO3溶液中存在:c(OH)=c(H)+c(HCO3)+2c(H2CO3)

??26.(14分)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Fe(NO3)3的热稳定性和氧化性,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一):热稳定性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加热A中Fe(NO3)3固体,A和B中都有红棕色气体产生,A试管中生成了红色粉末。

(1)B装置的作用是 ;检验A中红色固体Fe2O3,所用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

(2)加热A中试管一段时间后,C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而集气瓶中无气泡产生原因是 。

(3)写出硝酸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二):氧化性

Fe3?和Ag?的氧化性相对强弱一直是实验探究的热点。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试验编号 -1实验操作 向10 mL 3mol?LKNO3酸性溶液(pH = 1)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银丝,并滴加氯化钠溶液 现象 a 无沉淀生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