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九下历史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苏州市】

苏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测试试卷

九下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姓名: 班级: 成绩: 2016.10

1.下列事件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是 A.巴黎公社革 B.苏联的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十月革命 2.俄国二月革命后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是 A.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建立 B.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掌握主要权力 C.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D.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3.2016年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作《乌托邦》发表500周年,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过程。社会主义理论最早变为现实的是 A.英国的宪章工人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4.如果我们要考察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应该去的城市是 A.圣彼得堡(彼得格勒) B.莫斯科 C.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 D.叶卡捷琳堡

5.“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新在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6.列宁曾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开始作战略上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安排得更稳妥。”材料中的“退却”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7.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 C.都巩固了工农联盟 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8.1924年,家住莫斯科的居民要给国外亲戚写信,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国名的全称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俄罗斯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9.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该成就的获得主要得益于 A.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B.推行新经济政策

C.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D.改革了斯大林模式

10.“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材料中的“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为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11.下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一组数据。由此可见 规定指标数 实际完成数 国民收入(%) 农业产值(%) 生铁产量(万吨) 应增102 增加60 应增50 下降14 1700 616 A.实际完成数额与预期相差甚远 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

C.工业产品质量好、种类多 D.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12.下列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B.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

C.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D.按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13.由右图中的数据可判断出当时苏联正处于

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 B.“一五”计划实行时期 C.“二五”计划实行时期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14.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C.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15.“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该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重视发展农业

C.使人民安居乐业 D.侧重工业化忽视民生幸福

16.“集体化和导致农村衰败的过度粮食征购,引起了1932-1933年的饥荒和疾病蔓延。”材料评述的应是

A.十月革命的国内意义 B.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实际效果

17 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双方辩手观点如图所示,据此判断该辩论会的主题是

A.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C.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D.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18.2016年是我国实施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开局年。我国政府以“五年计划’作为经济发展的规划是受到

A.美国的影响 B.德国的影响 C.苏联的影响 D.英国的影响

19.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20.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某领导人指出:“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就是用在农.业中培植资本主义的方法使农业成为大农业……另一条是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农业中培植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任何第三条道路都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这位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二、判断题 (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

题号 答案 21 22 23 24 25 26 21.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2.苏联的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它建立于1919年,解体于1991年。 2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24.1928-1937年,苏联实施第一、二五年计划,重点发展农业。

25.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是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

26.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往斯大林格勒。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27.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 ;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