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教案

《人和》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3、学习和借鉴孟子运用比喻和寓言进行论辨说理的技巧。

4、理解孟子“人和”思想的内涵;了解孟子“仁政”“民贵君轻”等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熟读背诵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难点:

1、学习和借鉴孟子运用比喻和寓言进行论辨说理的技巧。

2、理解孟子“人和”思想的内涵;了解孟子“仁政”“民贵君轻”等思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这个成语是什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也更需要团结,让我们看看孟子在这方面有什么看法吧。

二、 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生僻的字词。

三、 (从第1则引入到第2则的学习)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2则,注意读准字

音。

四、 指导翻译第2则。(译文参照《完全解读》)

补充注释:所以(??的原因)横逆(形作名,蛮横无礼的态度)反(反省) 奚(疑问代词,什么)择(区别)难(责备、责问)由(通“犹”,还)若夫(至于)??

五、 指导学生赏析第2则:

1、 孟子认为认为君子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2、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但是难免也有例外,君子如

何面对这种例外?

1

3、 君子反躬自问自己是仁的,自己是有礼的,自己是忠的,可是那人的横暴

不顺理还是这样。面对这种情况,君子又会怎么办?

4、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这句话意思是说,君子有一辈

子的忧虑,却没有一时的忧虑。君子一辈子的忧虑又是什么呢? 六、 小结第2则:

君子时刻把仁礼放在心上,常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仁仁礼。也就没有小人那样患得患失的忧虑。担心的是自己修养方面是否合乎圣贤礼义,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七、学习第3则

1、齐读第3则,注意读准字音。

2、指导翻译第3则。(译文参照《完全解读》) 3、评析

第3则跟第2则的内容是有密切联系的。孟子认为君子应时刻用仁义礼智的规则严格要求自己,常常反省自己,纠正自己的过失,为完善自己不懈努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第一课时的知识。

二、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4则,注意读准字音。 三、指导翻译第4则。(译文参照《完全解读》) 四、指导学生赏析第4则: 1、孟子认为怎样才能成就王业?

2、本则第2段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君臣同乐图,有何作用?

2

3、第4段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五、讨论:本文写作有何特点?

1、 层进论证。 2、 对比论证。

3、 运用排比,增强气势,有一气呵成之感。 4、 运用描写,使论据充分、具体,令人信服 六、总结全文的思想观点

孟子在这节中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意义,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人和最重要的结论。孟子认为,要达到人和,就社会成员个体来说,给人以爱和敬是十分重要的。就统治者来说,秉仁心爱人,以智慧治人,以恭敬礼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到了这些,却得不到大家的亲近,国家没治理好,或者得到无礼的回报,那就要反省自己、提高自己。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都会归服。就达到了人和,作为国君要想达到人和而王天下,要做到“推恩”,发政施仁,制民之产。

七、小结

1、通假字、重点实词、重点虚词、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详见《完全解读》64页)

2、倒装句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八、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2、完成《完全解读》之相关练习。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