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所以,教师不仅要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要学会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
2、意志品质有许多表现形式,其中有一种就是自制性。所谓自制性,就是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动的一种意志品质。初入学的儿童,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还不强,容易产生违反纪律的行为。研究表明,自制性也存在着年龄发展的趋势。低年级学生由于神经兴奋性较高,内抑制过程较弱,因此自制性较差,学习上容易分心或违反课堂纪律。以上这个教育情景就非常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由于这个小男孩刚刚入学,自制性非常差,以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影响了自己和其他同学正常的听课。和自制性相反的品质是冲动性。一般说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冲动。这也说明了这个小男孩为什么总是安静不下来的原因。
从另一方面来说,小学低年级儿童意志的自觉性一般地说还很差,他们常常需要依靠外力的督促和检查才能完成一项工作。所谓意志的自觉性,指的是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能按照目的调整和控制行动以达到既定目的。这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显然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他们需要有固定的外部力量,不断地对他们施加影响,才能最后达到目标。上面这个小男孩,正是通过自己所画的红领巾(外力),不断提醒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逐步改正自己好动的毛病。
总之,培养和发展儿童的自制性和自觉性等品质,必须把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意志品质不断得到发展。教师应该不断教
41
育学生,在实践中从小事做起,如果小事不能克制,处处对自己放松要求,时时原谅自己的错误,那么将来必定一事无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认认真真地作好每件小事,才能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长自己的才干。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对儿童进行理想教育,提高认识,鼓励和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这样,明确培养自制力与未来成材的关系。此外,教师还应该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不仅可以树立起班级里的一些自制力较好同学作为榜样,还可以用文艺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优秀人物的思想品质作为榜样,不断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教师特别要注意对他们进行督促和检查,逐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意志品质。 五、问答
1、(1)教育、教学中不断增长小学儿童的知识,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清楚认识是情感的基础,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讲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能够进行辨别和评价。
其次,教育中要运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使他们的情感体验逐步向更高水平发展。 (2)创设情景,陶冶小学儿童的情感。
(3)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移情。关键是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在这方面有许多方法,如,开展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活动,与别人比较,想象别人的态度,运用词语来调节自己的情感体验。
42
2、(1)意志和认识过程紧密相连,一方面意志行为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意志对人的认识有巨大的影响,可以推动或阻碍认识的发展。
(2)意志和情感不可分。人的意志行动总伴随着情感,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另外意志对情感有着控制、调节作用,可以使情感服从于人的理智的认识。 3、(1)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儿童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行动动机和目的,多半是家长、教师提出的,他们的动机和目的比较短暂、狭隘、具体。中年级以上儿童,逐步学会自觉地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逐步具有比较远大的、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和目的。
小学儿童的动机和目的从不稳定向稳定过渡:在解决动机冲突、选择行动方案过程中,常表现为受具体事件左右,不善于运用道德标准作为意志行动决策的依据。
(3) 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
克服困难毅力增强主要表现为小学儿童面对困难和面对挫折后的表现。面对困难,小学低年级常表现为慌张、粗心、懦弱,屈服于困难,中年级以上儿童能作进一步努力去克服困难。面对挫折,小学儿童一般不能正视现实,不善于分析原因,常把挫折的原因归因于无关的他人和事物上,寻找理由为自己辩解。有些高年级儿童在挫折产生时,能面对现实,鼓起勇气去克服困难。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43
一、填空
1、社会道德 稳定的
2、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3、从肤浅的 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较精确的 本质的理解
4、他律 自律 效果 动机 片面 全面 5、要顾及儿童自尊心 要公正 要结合说理教育 二、选择
1、C 2、A 3、C 4、B 三、判断
1、× 2、√ 3、√ 4、× 四、简答
1、答案要点:品德和道德的相互联系: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离开了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而许多个人的品德也构成社会道德风貌。所以说明人们何以会有这样那样的品德内容时,应当到社会生活中寻找原因。品德和道德之间的区别在于: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它不以个别人的存亡或个别人是否具有某种品德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依赖于个体的存在,它一方面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同时还受到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道德是社会学和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44
2、答案要点: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发展比较协调的时期,道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道德知识逐渐系统化,道德行为的发展与道德认识水平相适应,并且逐步养成了一些道德行为习惯。言行一致,而且年龄越小越是这样。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言与行之间逐渐出现了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小学儿童道德发展的总体情况给我们的启示是,系统的道德认知与相应的品德行为习惯是在小学阶段逐步形成的。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加强小学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从低年级就开始抓起,越早越好,持之以恒。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一、填空
1、交往 直接的 2、信息交流 动作交换 相互理解
3、规范 心理相容 舆论 凝聚力 4、同质性 趋上性
5、受欢迎儿童 不受欢迎儿童 中间型儿童 二、选择
1、C 2、C 3、B 4、A 5、A 三、判断
1、√ 2、× 四、讨论
45
1、答案要点: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表现为:(1)教师的主导性。在班级人际关系中教师具有主导调节作用。(2)学生的全员性。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在班级中占有一定的位置。(3)班级人际关系的发展性。班级人际关系会随着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程度而变化。
2、小学儿童择友的特点表现为同质性和趋上性。择友的同质性指儿童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心理特点相近的人做朋友,而趋上性指儿童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为朋友。这两种特点都表现出儿童交往的积极性。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利用这些特点,推动儿童的人际交往,并使他们在交往中得到有利的身心发展。
3、答案要点:现有的教学模式虽然是在集体中进行,但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比较少,因而本质上仍然是教师与学生个人之间的个别交往,这种个别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和交往技能,不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建议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如教程中介绍的把班级建成若干个课堂学习小组,教师安排适当时间让各小组进行集体性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进集体内部的交往,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交往能力,发展儿童良好的人际关系。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