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尺蠖的生物特性及防治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春尺蠖的生物特性及防治方法

作者:陈娟 靳雅娟 卢丽伟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8年第02期

摘 要 春尺蠖;别名;沙枣尺蠖、杨尺蠖。为鳞翅目尺蛾科。分布河北全省,是我县主要的林业食叶害虫之一,以幼虫危害树木幼芽、幼叶、花蕾,严重时将树叶全部吃光,除危害杨树、榆树,还大量危害杏、枣、苹果、梨、核桃等经济林。 关键词 春尺蠖;生活习性;防治措施

此虫发生期早,幼虫发育快,食量大,易暴食成灾,危害时间短。虫口密度大时,能在一周左右将杨树叶片食尽,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严重时则枝梢干枯,树势衰弱诱发病害,导致蛀干害虫猖撅发生,引起林木大面积死亡。鉴于去年部分县市发生情况严重,部分树木被吃光吃残现象。 1 生活习性

春尺蠖在我县每年发生1代,以蛹在干基周围土壤中越夏、越冬。成虫:雄成虫翅展28-37mm,体灰褐色,触角羽状。前翅淡灰褐至黑褐色,有3条褐色波状横纹,中间1条常不明显。雌成虫无翅,体长7-19mm,触角丝状,体灰褐色,腹部背面各节有数目不等的成排黑刺,刺尖端圆钝,臀板上有突起和黑刺列。因寄主不同体色差异较大,可由淡黄至灰黑色。3月上、中旬见卵,4月初幼虫孵化,初孵幼虫活动能力弱,取食幼芽和花蕾,较大则食叶片;5龄、4-5龄虫具相当强的耐饥能力,可吐丝借风飘移传播到附近林木危害,受惊扰后吐丝下坠,旋又收丝攀附上树;老龄幼虫食量大,抗药性强,老熟后下地,在树冠下土壤中分泌粘液硬化土壤作土室化蛹,入土深度16-30cm处为多,约占65%,最深达60cm,多分布于树干周围,低洼处具多。 2 防治方法及措施

(1)在土壤上冻前和解冻后,深翻树盘,可杀死大量在地下越冬的虫卵和虫蛹。在干基周围挖深、宽各约10cm环形沟,沟壁要垂直光滑,沟内撒毒土0.5kg(细土1份混合杀螟松1份),阻杀成虫上树。

(2)喷药防治:蛹期:结合林地抚育,深翻林地20-50厘米,将蛹锄死或翻于地表,集中杀死。

(3)幼虫期喷雾防治。在春尺蠖幼龄幼虫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1)利用杨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iNPV)防治。当1-2龄占85%,最晚不迟于2-3龄虫占85%左右时,地面喷洒为3.0×1011-6.0×1011 PIB/hm2 ,不得低于2.03×1011 PIB/hm2 ,飞机喷洒为 3.75×1011 PIB/hm2,不得低于 l.88×1011/hm2 。以 16:00-20:00应用效果最佳,4:30-8:30亦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幼虫在3龄前选用灭幼脲1500倍、阿维菌素2000倍等药剂进行树冠喷药防治;幼虫3龄以上的林地,要选用灭幼脲1500倍+森得宝1500倍或苦参碱1500倍、高效氯氰1500倍等药剂进行防治。(3)4龄前幼虫:①常规喷雾。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 90%敌百虫晶体800-2000倍液; 2.5%溴氰菊酯乳油20000-3000倍液;20%速灭杀了乳油15000倍液;②超低容量喷雾。50%敌敌畏乳油、柴油,1:2混合液,6kg/hm2 。

(4)成虫期:1、灯光诱杀雄成虫,利用春尺蠖成虫趋光性,在成虫盛发期在田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2、:在成虫发生期及幼虫孵化期,采用人工树干涂胶、涂毒环和绑塑料带的方法,阻止雌成虫、幼虫上树产卵和危害。树干涂药环防治:根据雌成虫无翅,羽化后需爬上树产卵的特点,在成虫羽化初期,在树干1.5米处,绑扎光滑塑料薄膜或用20厘米宽的胶带纸环绕树干一周,阻止雌成虫上树,同时在阻隔带表面、下部涂30-50厘米左右宽的药环,阻杀雌成虫及初孵小幼虫。药液的配制:黄油10份、废机油5份、40%的高效氯氰菊酯1份混合均匀,药效可维持40-50天。对于集中在树下的雌成虫,可每天早晨集中喷洒40%的高效氯氰菊酯2000-4500倍液毒杀。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