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系教案首页
授课 专 业: 临床医学 年级班级:2010级临床9、13班 对象 编写时间:2013年2月10日 授课时间: 2012学年第2期 授课 教研室:内科教研室 教师 姓 名:戴洪波 职 称:住院医师 讲授 科 目:尿路感染 教材名称及版本: 第7版《内科学》教材 课程 教学时数:4 学时 章节名称:第 七 章第 - 节《 尿路感染 》 (一)掌握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掌握尿路感染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意义 目的 (二)熟悉:尿路感染的病因,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感染途径。熟悉常用X光检查方法及B型超要求 声波检查的意义 教学 重点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意义 难点 教学 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临床病例分析、提问法、比较法 方法 教具 临床病例 教 学 步 骤 思 考 题 参 考 书 籍 课 后 记 1) 尿路感染易感因素、感染途径 2) 尿路感染实验室检查意义 3) 尿路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时间分配及内容摘要:(包括导入、讲解、示范、提问、释疑、板书设计、课堂组织与训练等) (1) 见习病案理论知识学习:重点讲授重要概念、病史询问要点和体查要点,以及诊断要点。(60分钟) (2) 进病房看病人,注意教学生看病人、做检查(45分钟) (3) 学生回示教室自由讨论(15分钟)、学生与带教老师围绕见习病案进行互动讨论、相互提问(45分钟) (4)老师小结(15分钟) 第7版《内科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整理文档
.
授课具体内容:
尿路感染
见习要求
1.掌握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2.掌握尿路感染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意义
3.熟悉尿路感染的病因,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感染途径。 4. 熟悉常用X光检查方法及B型超声波检查的意义 见习地点 肾内科病房及示教室 见习学时 4学时 见习重点
1.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 2.尿路感染的并发症。 3.尿路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及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意义。 见习内容
1.准备:尿路感染的病人 1-2 例; 2.内容及步骤
(1) 见习病案理论知识内容学习(60分钟)
[定义] :是指由细菌直接侵袭尿路引起的非特异性感染
? 包括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尿道炎) [病因]:
? 病原: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占绝大多数,其中大肠杆菌约
占70%,其次是腐生葡萄球菌,少数是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和少数革兰阳性球菌
?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占70%以上。多见于初发及单纯尿路感染 ? 铜绿假单胞菌常发生于尿路器械检查后,厌氧菌感染偶可发生于复杂性尿路感染 ? 多次尿细菌培养阴性而尿中有较多白细胞,抗菌素治疗不佳,应注意衣原体或真菌等其他
微生物感染
整理文档
.
[发病机制] : 一、感染途径
? 上行性:肾盂肾炎可能与输尿管返流有关
? 血行:常发生于原先已有严重尿路梗阻或机体免疫能力极差者,多为金葡菌、大肠杆菌 ? 淋巴道:极其少见 ? 直接:很少见 二、机体抗病能力
? 尿路通畅时尿液的冲洗 ? 前列腺液杀菌
? 尿路黏膜分泌IgG 、IgA及吞噬细胞杀菌 ? 尿液pH低及高张或过于低张 三、易感因素
? 尿路梗阻:器质性,功能性 ? 尿路畸形和结构异常 肾发育不良 ? 尿路器械检查 ? 机体抵抗力下降 ? 遗传因素
? 其他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