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组织胚胎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一、 组织学与胚胎学 (一) 组织学 组织学是解剖学的一个分支, 是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 的组成部分。
组织学包括细胞学、基本组织和器官组织学, 是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研究人体的微细结构、 超微结构甚或分子水平的结构及相关功能关系的一门科学, 故也称显微解剖学(microanatomy)。 组织学的发展以解剖学进展为前提, 以细胞学的发展为基础, 又与胚胎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组织学与生物化学、 免疫学、 病理学、 生殖医学及优生学等相关学科交叉渗透, 因此, 现代医学中的一些重大研究课题, 如细胞凋亡, 细胞突变, 细胞识别与细胞通讯, 细胞增殖、 分化与衰老的调控,细胞与免疫,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等, 都与组织学密切相关。
作为一名医学生, 只有系统掌握人体微细结构的基本知识, 才能更好地学习、 分析与理解机体生理过程和病理现象, 才能进一步学好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各学科课程。
(二) 胚胎学 人体胚胎学主要研究人体胚胎发育的形态、 结构形成及变化特点或规律, 包括生殖细胞发生、 受精、 胚胎发育、 胚胎与母体的关系以及先天畸形等。
研究出生后婴儿的生长、 成熟、 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的科学,
1 / 12
称人体发育学(development of human)。
现代胚胎学的研究内容不仅丰富多彩, 还充满魅力。 如其中的生殖工程学(reproductive engineering) 通过体外受精、 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 卵质内单精子注射、 配子与胚胎冷冻等技术, 可望获得人们期望的新生个体。 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是现代胚胎学最著名的成就。
对医学生来讲, 只有学习了胚胎学之后, 才算真正地了解个体的人是如何来到世间的, 体内各系统、 器官和细胞是如何发生演化的;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解剖学、 组织学、 病理学、 遗传学以及免疫学等学科的某些内容或概念。
所以, 胚胎学知识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 组织胚胎学的发展简史 显微镜发明之后, 意大利人 Malpighi(1628~1694) 观察了动、 植物的微细构造, 开拓了组织学视野。
18 世纪末, 研究个体发生的胚胎学开始起步。
19 世纪意大利学者 Golgi(1843~1926)首创镀银浸染神经元技术, 西班牙人 Cajal(1852~1934) 建立了镀银浸染神经原纤维法, 成为神经解剖学公认的两位创始人。
组织学发展迄今为止已有 300 余年历史。
法国人Bichat(1771~1822) 用放大镜观察肉眼解剖的组织, 德国人 Meyer (1819) 将组织分类为 8 种, 并创用 Histology一词。
---------------------------------------------------------------最新资料推荐------------------------------------------------------
德国学者 Schleiden(1804~1881) 和 Schwann(1810~1882) 于 1838~1839 年分别指出细胞是一切植物和动物的结构、 功能和发生的重要单位, 创立了细胞学说。
19 世纪中期以后, 随着光学显微镜、 切片技术及染色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充实, 推动着组织学的继续发展。
20 世纪初至中期, 陆续制成相差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紫外光显微镜等特殊显微镜, 并用于组织学研究。
与此同时, 组织化学、 组织培养和放射自显影等技术也逐渐建立和完善并广泛应用, 组织学研究更趋深入, 资料日益丰富。 20 世纪 40 年代电子显微镜问世, 至今已广泛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微细结构及其不同状态下的变化, 使人类对生命现象结构基础的认识进入到更微细的境界。
我国组织学研究起始于 20 世纪初, 组织学是从人体解剖学分划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科学。
我国老一辈组织学家如马文昭(1886~1965)、 鲍鉴清(1893~1982)、 王有琪(1899~1995)、 张 作干(1907~1969)、 李肇特(1913~2006)、 薜社普(1917~) 等, 他们在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三、 组织胚胎学的常用术语 (一) HE 染色 染色是用染料使组织切片着色, 便于镜下观察。
3 / 12